宋徽宗赵佶真书《千字文》局部
横:连横。出自战国时,苏秦联合六国抗击秦国,史称“合纵”。张仪主和拆散合纵,使六国服从于秦国,称为“连横”。
起翦颇牧:秦将白起、王翦,赵将廉颇、李牧,用兵作战最为精通。
岱:泰山的别称。也叫“岱宗”、“岱岳”。
皋:水边的高地。
的历:光彩烂灼的样子。
蚤:通“早”,指月初或早晨。
囊:口袋。
輶:一种轻便的车子。
攸:所。
垣:矮墙,泛指墙。
绩纺:泛指纺纱,绩麻诸事。即纺绩。
帷房:内房。
纨:很细的丝织品。
絜:洁之书面语。
觞:酒杯。
稽颡:屈膝下拜,以额触地。
笺:文书、书信。
骸:身体。
竝:并的异体字之一。
毛:毛嫱。
西:西施。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西施,人之所美也。”
工:善。
颦:皱眉。
妍:美丽。
矢:箭。
曜:日光、照耀。
璿玑:古代称北斗星的第一星至第四星。
斡:旋转。
晦魄:月亮。
矜:自夸、自恃。出自《礼记·表礼》“不矜而庄。”
诮:讥讽、嘲讽。
孙过庭草书〈千字文〉局部
《千字文》赏析:
《千字文》第一部分从开天辟地开始。有天地,就有日月、星辰、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也就有孕育于大地的金玉、铁器、珍宝、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飞鸟游鱼;天地之间也就出现了人与年代的变迁。由此,《千字文》讲述了人类早期的历史和商汤、周武王时代的盛世表现,即文中所述“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树,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千字文》第二部分,重在讲述作为人的修养原则和标准,也就是修身之道。指出人应孝亲,珍惜父母给予的身体发肤“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做人要“知过必改”,讲信用,保持纯真本色,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以及后四句描述的就是这个意思。接着文中对忠、孝和人应遵循的言谈举止、交友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千字文》的第三部分,讲述与治理国家有关的问题。先说到京城形胜,极力描绘都邑的壮丽“宫殿盘郁,楼观飞惊”。京城中汇聚了丰富的典籍与人才,“既集坟典,亦聚群英”,这是第三部分的另一层意思,重在讲述上流社会骄奢淫逸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文治武功。这一部分还描述了国家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九州禹迹,百郡秦” 、“旷远绵邈,岩岫杳冥。”
《千字文》第四部分,主要讲述一派恬淡的田园生活,歌颂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对市井温馨生活向往备至。
孙过庭草书〈千字文〉局部
《千字文》对后世的影响:
《千字文》融合了多种思想于一篇,并贯穿全文,脉络清晰,语言精练,其行文风格并为《三字经》所借鉴。
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称《千字文》为“绝妙文章”。
清代小说家褚人获,盛赞《千字文》“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胡适,在其五岁时,就念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两句,当了十年大学教授之后,还是《千字文》感觉这两句话的意思深奥。
明末清初思想家、经学家顾炎武,说:“读者苦《三苍》之难,便《千文》之易,于是至今为小学家恒用之书。”
清末民主革命家章太炎,曾说《三字经》与《千字文》相比,有两处不足,即“字有重复、辞无藻采”。
“书圣”王羲之之七世孙、隋朝高僧智永和尚,承继王氏家门书风,在苦练书法三十年,书写真草《千字文》八百多本,分送多所寺庙。因求其书者众,以至于住处门槛多次被踏穿,遂包以铁皮,人称“铁门槛”。其所书《千字文》,开后世书家争相书写《千字文》之先河,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意义深远,且贡献巨大,其功不可没。
历代大书法家,几乎都曾书写过《千字文》,能流传至今,是否写好《千字文》也是对书法家水平的考核。史上有很多书法家,甚至是用毕生精力,去创作流传千古的《千字文》。精妙的书法配以经典的文章而流传后世,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后世之人不仅以《千字文》为启蒙教材读本,而且还把它作为学习书法的不二法帖。不仅有智永《千字文》,还有怀素草书《千字文》、宋徽宗赵佶真草《千字文》、赵孟頫真行草《千字文》、文征明真草《千字文》、孙过庭草书《千字文》等。其中,赵孟頫五岁开始学习书法,既遍临智永《千字文》五百遍;文征明从学书开始,直至老年时期,坚持每日临习《千字文》十遍。因此,他们的作品流传很广,虽然书体与风格各有千秋,但对后世影响深远,由而促进了《千字文》的广泛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