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枣推梨”是一个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其含义是形容兄弟之间相互谦让友爱,体现了“兄友弟恭”的传统儒家思想。
据《南史·王泰传》记载:“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竞之,泰独不取。”《后汉书·孔融传》注引《融家传》记载:“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王泰让枣、孔融推梨,这两个历史典故合到一起就成了一个成语——“让枣推梨”。
王泰,字仲通,南朝梁文学家,自小清心好学,知书达理,非常懂事。王泰幼时,他的奶奶非常疼爱自己的孙子们,经常留着许多好吃的东西,自己舍不得吃,拿来分给孙子们。有一次,王泰和叔伯家的孩子们在一起嬉戏。奶奶看着孙子们玩了一阵,就把孩子们叫到身边,端出一盘枣子来分给他们吃。小兄弟们一见有好东西吃,都赶紧围着奶奶,伸着小手向奶奶讨要。只有王泰站在一边,神态自若,并无争抢之意。奶奶知道王泰最喜欢吃枣子了,见他站在一旁不动,就把王泰叫过来,问道:“你不是很爱吃枣子吗?怎么不过来拿呢?”王泰用手指着小兄弟们,恭敬地回答说:“奶奶,您让他们先拿吧!剩下的给我吃就行了。”奶奶听了,大感欣慰,高兴地说:“我的孙子可真懂事啊!”
比王泰更早的孔融也有一个让梨的故事。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学识渊博,“建安七子”之一。孔融四岁的时候,他父亲经常拿梨来分给他和兄弟们吃。每次分梨时,父亲都让他先挑。一般的小孩四岁时知道什么呀?吃起东西来肯定是挑最大的,可是孔融却每次吃梨都挑最小的。父亲感到很奇怪,有一次就问他:“你怎么老是挑最小的吃呢?”孔融很认真地回答说:“哥哥比我大,当然应该吃大的。自己是哥哥,要把大的让给弟弟,我就应该吃最小的嘛!”一番话引得父亲连连夸赞。
“让枣推梨”这个成语,通过两件日常小事,形象地表达了兄弟之间的友爱和谦让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家庭伦理观念,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秉持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传统美德。它提醒我们,在当今这个注重名利的时代,更应该秉承友爱和谦让的态度,共同维护家庭的和谐、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美丽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