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D Capri 3100 RS
要参加这两个组别的比赛,对轮毂的要求就要够坚固,够轻便,还有最至关重要的一点,够便宜。
一开始BBS想过用镁或者钛来制作轮毂,但是很明显成本太高了。怎么办呢,重压之下必有勇夫,BBS搞出了Air Inside技术,解决方法就是在轮毂里加入空气腔。
更省材料,也更轻。由此诞生了赛车运动上第一个三片式轮毂,先进的技术,强悍的性能,BBS再上一层楼。
Group 5 Race Car BMW 320i
生意做大了,就要开分公司。
1976年,BBS在法国开了第一家分公司,此后的多年里,BBS还在美国、韩国、巴林岛等各地开了分公司。
1983年应该是BBS最值得庆贺的一年,在日本东京,日本企业WashiBeam争取到BBS锻造轮毂代工资格,并和德国BBS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日本BBS株式会社。
德国BBS之所以选择WashiBeam,看中的是WashiBeam在绕线轴锻造方面发明的区域锻造技术,以1000吨锻压机制造直径达40寸的绕线轴的能力。有这技术和锻造轮毂可以说是“同宗同源”,所以说两边能找到彼此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必然。
1987年1月1日,BBS在法兰克福证交所挂牌上市。
奥迪、宝马、大众等一线厂商的代工合同如雪花一般飞来,布加迪、法拉利也抛出橄榄枝。K哥觉得最值得称赞的就是91年的时候,应法拉利一级方程式车队的要求,BBS要为F1赛车制造世界最轻的锻造轮圈。
日本BBS接下了挑战,尝试使用镁合金进行锻制。
镁合金的密度仅仅是铝合金的三分之二,但由于镁合金强度较低,因此需要更多的物料才能达到铝合金的性能,所以在此消彼长之下,铸造镁合金轮圈的减重空间相当有限。
锻造
不过若以锻造技术,则可以令镁合金的分子结构更加紧密,可以用比铸造品少得多的物料便能达到相同的性能。
当时世界上并没有工厂能够制造出锻造镁合金轮圈,因为镁合金比铝合金更脆、延展性更差。形象的说法就是好像石灰石一样,以当时的技术工艺水平无法锻造出来。
但日本BBS借鉴了区域锻造技术所获得的大量数据以及工程方法,夜以继日地研究,终于在1992年成功研发出世界上第一颗镁合金锻造轮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