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一切物质基本单元都是原子,也就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子存在于一切物质中。但有些物质并不能够传输电流,比如木头、塑料等。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物质分为导电物质和不导电物质,也就是导体和非导体。
导体是指电阻率很小且易于传导电流的物质,金属就是最常见的导体。这是因为金属原子最外层的价电子很容易挣脱原子核束缚,成为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在金属里面浓度很大,电导率就大。
金属和石墨中的自由电子浓度达到10^22个/cm³,因此电阻率很小,只有10^18Ω·m左右,电导率就很大。
因此,发电机及其电力传输导线并不是什么物质都能够做到的,只有金属石墨才能够担当此任。
金属里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称为载流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做定向移动,就会形成明显的电流。
人类对“电”的探索。“电”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人类对“电”的最早认识是闪电。
古代人们就对闪电充满了好奇,中国神话中就有雷公和电母的传说,对这种神秘巨大力量充满了敬畏。
古希腊和古印度、阿拉伯都对这种现象有一些研究,但都停留在文化层面。一直到1600年,英国女皇伊丽莎白的皇家医生威廉·吉尔伯特,才把“电”纳入了科学研究的轨道,开始进行了一些电磁方面的初步探索。他留下的《论磁石》一书,被认为是最早涉及电磁理论的科学著作。
1752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就通过风筝引雷电,证明了闪电是电的一种现象,后来他又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电磁研究正式走上了科学轨道。
后来又有许多科学家发现了电的一些特性,如库仑定律、伏打电堆(伏特)、安培等等,这些发现都是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一直沿用至今。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发现了磁与电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磁场的变化会生成电场,发现了电磁感应和感应电流。
这位仅上过小学,通过刻苦自学成才的伟大科学家,取得了电力场理论的关键性突破,从而改变了世界,让人类从黑暗中走向光明。
1865年,伟大的科学家詹姆斯·麦克斯韦在继承法拉第研究的基础上,将电磁学加以整合,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出电磁波方程,其计算出来的电磁波速度与光速相等,因此大胆预测光波就是电磁波。
麦克斯韦将电学、磁学与光学统合成一种理论,从此光电的研究蓬勃发展起来,一大批科学家的发现和发明,让整个世界文明走向完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