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脚步正在临近,每到这个时候,中国大江南北的家家户户都在张罗着过年。
在春节各种民俗中、在门框上贴春联,是中国人欢度新年的重要方式。工整对仗、简洁文字寄托着不少家庭的美好愿望,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过年“程序”,更是一种文学形式,承载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春联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其中包含了有不少有趣的故事。
一般认为,春联最初来源于桃符。早在汉代时期,人们就有在门上安设桃符的习俗。桃符是由桃木制成的两块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
关于这两位神仙的来源,东汉王充在《论衡》里引述《山海经》所指出:神荼、郁垒是黄帝用来驱鬼的干将,人们相信有这俩人看门,可以驱邪。而东汉张衡在《二京赋》里,描写洛阳过春节的习俗时也提到:“度朔作梗,守以郁垒,神荼副焉。”
而桃木在古代被认为有驱鬼的作用,所以用桃木为符,用以辟邪。因此,桃符是我国古代挂在门框上的,用以在春节期间辟邪,保佑阖家平安的。史载:“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后汉书•礼仪志》)
随着历史的发展,桃符也一分为二,发展出了门神和春联两种风俗。前者也由神荼、郁垒演变为秦叔宝、尉迟恭、钟馗等等形象。而春联则逐渐褪去驱邪的迷信色彩,朝着文学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