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信书不如无书”,是我们今天经常引用的一句名言,意思是:
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要保持独立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单从字面上来看,这话无疑说得很对。
书籍虽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如果我们奉其为教条,唯书本是从,那就成了书呆子,必将导致思维僵化,丧失判断力和创造力。
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下》。但大部分人恐怕并不清楚,孟子这句名言的立论背景!
首先,孟子在这里所说的“书”,不是泛指的书籍,而是专指一部经典——《尚书》。
古人著书是不加标点的,如果加上标点,孟子这句话的原文其实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书》即是《尚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及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也是儒家最重要、最核心的经典之一。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对这部权威经典也敢于怀疑,这种治学精神当然是难能可贵的。
不过,在“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之后,孟子接着说: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武成》是《尚书》中的一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的战争经过,其中有大量*伤,乃至于“血流漂杵”。
这一点,和儒家推崇周武王为圣者仁王的主张是不符合的。
在孟子看来,周武王统帅的是仁义之师,仁义之师不战而屈人之兵,天下无敌,以“至仁”讨伐“至不仁”,怎么会如此残酷血腥?
所以,他主张总体上否定《武成》篇,只“取二三策”(当时古书是写在竹木简策上的)。
也就是说,孟子所说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主要是针对《尚书》中的《武成》篇而言的。
可问题是,自古以来,但凡战争就难免*戮,你要否定《武成》篇的记载,证明周武王手上没有沾血,就应该拿出确凿的证据来。
仅仅一句“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又怎么能让人信服呢?
为了维护自己的立场和主张,满足美化圣人的政治需要,便置历史真实于不顾,凭主观武断否定典籍的记载——这样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显然是不可取的。
对此,著名史学家杨宽先生曾指出:“他(孟子)这个毁灭《武成》的主张,对后来儒家有深远影响。”
西汉景帝时,在孔子旧宅的壁墙中发现古文《尚书》十六篇,其中就有《武成》。
“这是个古书的重要发现,因为内容不合儒家的政治标准,没有人传授和作注解,到东汉初年《武成》先亡佚,其余十五篇到(西晋)永嘉之乱也全失去了。”
儒家按自己的政治需要来编选古文献,《武成》篇因不合他们推崇的“文、武、周公之道”,便遭拒斥而失传,当真可惜!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发表高见!
-完-
【如果你觉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关注我们,码字不易,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