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幕两侧的“太空对垒”
事实上,从冷战开始之后,美国和苏联就一直在太空竞赛的问题上相互较劲。而且,苏联在早期一直都对美国的航天事业保持着领先的水平。
1957年10月4日,苏联通过其掌握的媒体塔斯社对外公布了“苏联人造卫星成功升空的消息”。这个消息宛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西方世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当时的美国政府为了尽快在太空竞赛中赶上苏联对由冯.布劳恩领导的火箭团队投入了重金,并要求他们尽快赶制出能够超越苏联的太空装备。
(上个世纪的人造卫星)
可是,当年的美国要想达成这个目标仅仅靠冯.布劳恩和他的团队显然是办不到的。因为苏联之所以能够在航天技术上赶超美国就是他们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因此,美国人要想在太空领域与苏联人竞争,就必须学习苏联人的这套办事模式,将其国内所有的资源集中起来,放在有关太空的项目上。
终于,在来自全国上下的压力面前,军人出身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还是妥协了。他签署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法案》宣布建立了NASA。
(当上总统的艾森豪威尔)
在NASA成立之后,美国政府立刻就为他们下达了一个惊人的任务指标:美国必须要赶在苏联之前实现载人登月。
然而,当艾森豪威尔的继任者约翰.肯尼迪正式提出美国的登月计划时,他收获的却不是民众的欢呼而是来自各方的嘲讽。
当时的许多媒体甚至将美国的载人登月计划比喻成了“开着洗衣机横渡大西洋”。很显然,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来看,载人登月的计划太过疯狂,也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美国的前总统约翰.肯尼迪)
与此同时,位于铁幕另一侧的苏联*也收到了美国即将展开登月计划的情报。但苏联科学家早在美国之前就已经对登月的可能性做过评估和预测了。
根据苏联方面的推算,美国想要实现登月的目标至少还要再过30年。而苏联的航天科技水平和资金丰厚的程度在整体上都比不过美国,这项计划对于苏联来说显然也更加困难。
可是,在后来的苏联*勃列日涅夫看来,美国人有的东西苏联人不能没有,否则苏联日后还能凭借着什么实力去领导世界革命呢?
于是,当美国人提出了疯狂的登月计划以后,苏联人也被迫卷入到了这场疯狂的竞赛当中。这场美苏双方都拼尽全力的太空竞赛也将对人类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