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挽狂澜上一句是什么,力挽狂澜出自哪篇文章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6-02 09:04:34

《长冈乡调查》及《才溪乡调查》

*不仅是一位忠诚服从的战士,还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领袖人物,当形势发生了变化,他个人的逆境转变为革命危机的时候,作为一位领袖型的他就不能再保持沉默了。中国革命前途和岌岌可危的命运使他由忍受委屈到百折不挠地赤诚相谏,不失时机地提出自己的正确主张,伸张正义、挽救革命。

1933年10月,各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了。蒋介石调集100万大军,以50万兵力重点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采取“步步为营、堡垒推进”的作战方略,企图消灭红军,荡平根据地。

军事顾问的李德在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下,完全否定了*在前几次反“围剿”战争中创立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要求红军打正规战、阵地战。结果,红军几战皆败,一时陷于困局。

力挽狂澜上一句是什么,力挽狂澜出自哪篇文章(5)

第五次反“围剿” *

此时,蒋介石调到福建“围剿”红军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动了“福建事变”,成立“福建省人民政府”,公然与蒋介石决裂,要求与红军联合抗日。由于“福建事变”的发生,蒋介石急调一部分兵力开赴福建镇压十九路军,江浙一带顿时空虚,蒋“围剿”红军的整体计划已经打乱,造成了红军粉碎敌“围剿”的良机。*瞅准时机,大胆提出建议:

红军主力无疑地应该突进到以江浙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纵横驰骋于杭州、苏州、南京、芜湖、南昌、福州之间,将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威胁敌人根本重地。粉碎敌向江西根据地的进攻,并援助福建人民政府。

*这一主张击中敌人要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在强敌进攻面前,“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又实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同敌人打消耗战、阵地战,结果红军遭受重大伤亡。*的正确建议被拒绝后,并不气馁。

力挽狂澜上一句是什么,力挽狂澜出自哪篇文章(6)

前排中:王明; 后排右一:*

巨大的历史使命感驱使*拍案而起,力挽狂澜,红军随迎来转机

1934年春夏之际,在反“围剿”战争的紧要时刻,*来到会昌,与粤赣省委、军区及红二十二师的干部们研究南线反“围剿”斗争形势,要求他们吸取福建事变的教训,善于利用蒋介石与陈济棠之间的矛盾。*建议把红军主力抽下来整训,用小部队配合地方武装,采取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方式,牵着敌人的鼻子兜圈子,拖垮敌人。熟料却遭到“左”倾机会主义领导者的严厉批评。结果,反“围剿”战争的形势越来越恶化,战火进行了一年已烧到根据地中心区,情况十分危急。*再次赤诚相谏,主张红军向湖南中部前进,此处敌人兵力薄弱,并未建立堡垒封锁线,这样一来势必威胁敌人长沙、湘潭、株洲等战略要地,迫使蒋调江西之敌回援湖南。红军则趁此寻找战机,在运动中消灭敌人,以扭转战局。

这一正确主张再次遭到拒绝。“此计又不用,打破第五次’围剿’的希望就最后断绝,剩下长征一条路了。”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同后方机关8万余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出发,被迫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

力挽狂澜上一句是什么,力挽狂澜出自哪篇文章(7)

红军长征示意图

长征初期,“左”倾机会主义者实行逃跑路线,红军虽英勇奋战,但终不敌强敌损失过半,只剩下3万多人。红军随时有全军覆灭的危险。绝境中的红军该何去何从?“左”倾机会主义者一筹莫展、陷入僵局。紧急关头*挺身而出第四次提出自己的主张,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争取主动,相机歼敌。红军在执行了*的建议后,开始出现转机。

1934年12月,红军占领湖南西南边境的道县县城后,立即向贵州前进,并一举攻克黎平。红军的这一行动,打破了蒋介石的如意算盘。蒋不得不重新部署兵力,红军得到喘息之机。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肯定了*提出的正确主张,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继续前进。

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攻占遵义。红军占领遵义后,由于“左”倾机会主义在党内还占据统治地位,革命的危机并没有消除,且随时有恶化的趋势。一种巨大的历史使命感驱使*拍案而起,与“左”倾错误做针锋相对的斗争。

红军打下遵义后,趁蒋介石重新调动部署兵力和红军休整之机,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力挽狂澜上一句是什么,力挽狂澜出自哪篇文章(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