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前面说了柳树是诗人的爱用的一想,这种起源往深里说,还跟一种祭祀有关。
在古代,离家远行还要举行很隆重的祭祀,对路神祭祀,保佑一路平安。这是因为出门总有一定的危险,现在的人们还说出门三分灾,何况古人。一路上有野兽出没、强盗劫掠还有自然灾害的侵袭,意外随时可能发生。人们就希望自己在路上能得神仙的保护,这个神仙在路上,自然就叫路神,或者行神。按照颜师古注解《汉书》时候的说法,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因为她随黄帝巡游的时候死在了路上,所以就顺理成章成了路神。或许是源自她这个名字,人们把祭祀路神的礼仪简称为“祖”。
祖礼的程序很隆重,先要堆土为坛,把宰*的牲口都放到祭坛上,然后车子从祭坛上行驶过去,这样可以保证一路顺风。当然祭品不管多丰盛,路神肯定是不会来吃的,最后送行的人与远行人的就可以摆上酒席大吃一顿,这叫饯行。因为祖礼和饯行通常连在一起,统称为祖饯。古代豪放之士不但饮酒,还要唱歌跳舞,当年荆轲刺秦王,临行之前,高渐离等人在易水上为其送行,高渐离那首著名的“风萧萧兮易水寒”想必就是饯行时的礼物。
唐朝的时候祖礼依然流行,李白在《留别金陵诸公》上说:“五月金陵西,祖余下白亭。欲寻庐峰顶,先绕汉水行。”这里的祖就是祖礼。不过唐朝祖礼已经没有那么麻烦的程序了,甚至简化成了一顿酒,只剩下了饯行。王维那首著名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估计就是王维在客店里为元二饯行。在这样的仪式上,人们可能很自然地就会想起柳树,伸手折下一枝,一来柳树生命力旺盛,也好保佑行人能像猫一样有九条命,二来也让行人惦念家乡,及时归来。
远游人如果迟迟不归,这个时候思念的人也会去折柳,折下一条柳枝寄给远方的人,西汉的时候,主父偃远游长安,一心通过卫青接近汉武帝,但一直不受重视,只能在长安长期停留。唐朝的李贺在《致酒行》中提到这事说:“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在唐朝这位诗鬼的想象力,主父偃的家人盼他归来,把柳条都折尽了。和送别的时候折柳不同,折柳寄远的通常是家人,而且常常是妻子。李贺没有说主父偃家里折柳的是谁,但十有八九是主父偃的妻子。这里,已经不是友情之间的思念了,而是爱情之间的相思了。
这种相思自然专属于独守闺房的妻子(或许也有同性之间相思……),而且大都发生在春天,我们老祖先认为春天是女人悲伤的季节,《毛诗正义》几乎是从化学反应角度来解释这事,说“春,女感阳气而思男。”柳树早春先发,女子们感受的这点阳气常常就来自柳树。风流的陈后主说得很直白:“杨柳动春情,倡园妾屡惊。”看见杨柳,相思之情顿起。最著名的是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绿,悔教夫婿觅封侯。”少女看见柳树,竟然开始后悔让丈夫出去寻求功名,主父偃的妻子在家里攀折杨柳的时候,或许也带着这份悔恨吧。有时候这柳树上还会停留着成双入对的黄鹂或燕子,这对相思煎熬中的女子来说无异火上浇油,如褚翔写《春闺怨》中有四句“柳枝皆嬲燕,桑叶复催蚕.物色顿如此,孀居自不堪”那燕子简直让人羡慕嫉妒恨了。
这些相思的诗都是男性想当然所写,把女子写得含情脉脉。其实女子的这种相思感情一旦流露出来,也会如洪水猛兽,让男子无法抵挡。比如北魏胡太后,这是个很强势的女人,有很强的权欲和情欲,在权欲上两次垂帘听政,在情欲上更是一不二。当时北魏大将杨大眼的儿子杨白花是个帅哥(如果他有个弟弟是不是该叫杨白劳?),她一眼就看上了,但杨白花却不愿意吃软饭,当这个小白脸。胡太后就要玩霸王硬上弓,吓得杨白花改名杨花投奔南朝去了。堂堂太后也失恋了,在一个春天,胡太后看着杨柳思春,以《杨白花》为题做了一首诗:“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既写柳絮,又写自己的心上人,抛去这诗歌背后的龌龊故事不提,单看诗句,句句相思,声声入泪。她竟然凭着这首诗赢得了后世文人的同情,明朝的文人高启指责道:“杨白花,太轻薄,不向宫中飞,却度江南落。”
据说胡太后写了这首诗后,让宫女们在宫廷中相互挽着胳膊,如仪仗队一样一起跺着脚高唱,希望能够声达江南,感动自己的心上人。她却不知道,这老妻少夫在周易上是“枯杨生华”是不能长久的(关于枯杨生华,参看这篇)。不过太后这么强势,她想要的也不是天长地久,而是曾经拥有,这份痴情,真是令人动容,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遇见这样的老太太,就……就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