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朋自远方而来,人们总是要为好友接风洗尘。在日常生活中接风洗尘这个成语并不鲜见。从古至今就有朋友要去远方需饯行,朋友自远方来接风。这是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友谊情。那么,饯行、接风酒是从何而来呢?
何为饯行?饯行是人们为某人送别时而特设的酒宴。接风酒是人们为某人自远方而来特设的酒宴。
那么饯行、接风酒从何而来呢?其主要是人们为了祭祀一个热爱旅游的文艺青年。这个人叫祖神恪,古时候人们平常都是摆祖席、祖筵来祭祀他的。但是这个人很喜欢旅游,又对当时的水路旱路都很熟悉,整个一古代导游。要知道当时古人是很少外出远游的,又没有地图,对山川路都不了解,又不像今天有百度地图想去哪儿就能去哪儿?所以人们出远门时就要设酒宴祭祀祖神恪,求这个导游保佑他们在路上一路平安,不遇山贼,不遇灾难。就这样,因为一个热爱旅游的文艺青年,逐渐形成了饯行时饮酒的习惯。这个习惯改都改不掉,一直沿袭至今。
历史上有几个著名的饯行片段,大多数相信你都听过。排NO.1的应该数荆轲刺秦王了。在战国时期,荆轲要去刺秦王之前,燕太子丹曾在易水之上为其饯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绝唱就是这么来的。但是也许荆轲并不是这部电视剧的主角,只是个配角,还没见到秦王就被拿下了。大家都知道的主角一般都是有光环保护的。配角嘛往往都是这种下场,小配角更是活不过几分钟就领盒饭了。NO.2就是郑玄,郑玄跟随马融学习了7年,当他辞别马融,准备归家养母时,300余人为他饯行,300号人,每人都敬一杯,这是饯行还是恶搞啊!郑玄无奈,只好连饮300杯。看来酒仙的光荣称号都要颁给他了。
古人十分重感情,重情义。“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的这首《琵琶行》就写出了朋友即将离别的那种感怀。渭城朝雨泪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对离别的另外一种表达。“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几个字就表达出了绵绵的离愁,友谊的深厚。这么多的愁来愁去,离来离去,可全都来自于那个啥也不愁的爱旅游的文艺青年祖神恪!
酒不醉人人自醉,饯行送别两行泪。独行远方一万里,归来接风众人醉!
我是坛主
有朋自远方来 皆亦灌之!
买酱香白酒 问酱香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