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华千年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不少文化精髓,但随着时间的变迁,一些文化总在不断地消逝。但也有那么一些传承千年依然热度不减的东西,比如今天要说的“酒”文化。
一、酒的起源酒是由酵母菌在含糖(主要是葡萄糖、糖类高分子化合物这类化学物质,而非简单的我们生活中肉眼可见的糖)的果类中进行发酵作用,分解糖类产转化为酒精,从而产生了酒。通常在腐败的水果旁能闻到一阵阵“酒”味,其实是酵母菌在发酵产生的酒精的气味。
酒
酒最早是怎么来的呢?现有的说法有多种。
第一种是“猿猴造酒”。猿猴以采集野果为生,果实生长有季节限制,猿猴便将采摘的野果藏在岩洞、石洼中进行储藏,久而久之没吃的野果腐烂掉,从而产生酒浆,故有“猿猴善采一百花酿酒”、“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等传说。也有猴类好酒的说法,比如唐代李肇的《国史补》中描述人们为了抓捕机警的猿猴,利用它们好酒的特点来诱捕。“猿猴造酒”的说法也在我国多部典籍中有记载,如明代李旦光的《蓬拢夜话》、清代李调元的《粤东笔记》。
第二种是“仪狄造酒”。关于仪狄造酒的传说来自于西汉刘向编纂的战国策,其中提到这样一个故事:从前,舜的女儿仪狄擅长酿酒,酒味醇美,仪狄把酒献给了禹,禹喝了之后也觉得味道醇美,但因此就疏远了仪狄,戒绝了美酒,并且说道:“后代一定有因为美酒而使国家灭亡的”。
第三种是“杜康造酒”。“杜康造酒”的传说来源于民间和一些文人的作品,比如曹操的《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原指代酒,后在传说中变成酿酒的始祖,另外河南洛阳也有杜康沟、杜康庙、杜康河等遗迹,更有杜康造酒的传说,使得“杜康造酒”这个说法更加可信。
酿酒
但从现有的考古发现来看,在商代的青铜器中就发现有酒,而在早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均发现盛酒用的陶器,说明在尧舜时期以前就已经有了酒,这样“仪狄造酒”和“杜康造酒”的传说就站不住脚,同时,早期猿猴应无特意造酒的意识。
从人类进化的角度看,人猿在生活中无意中从大自然发现野果腐败产生的“液体”很好喝,于是将这种液体收集,并在后来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将这种方法记住,后来食物逐渐变为谷类,酿酒的材料也由野果变成了谷子,经过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完整的酿酒工序。即使是仪狄、杜康,很大可能也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完善优化,使得酒在中华大地上美名远播。
二、文学中的酒文化可以说人类发明了酒和酒文化,而酒文化也孕育出了一批批多情而豁达的诗人词人,这使得酒文化也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
1、送别酒
酒在文人墨客的世界里,最常见的一种含义就是送别,临别饯行总要和友人喝上一杯,既是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也是对友人从此天涯海角的祝福。
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写道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在这里诗人的朋友即将出发去西北边疆,一路将饱受颠沛孤苦,作为朋友,诗人内心是不舍和担忧的,但现实又是无奈的,到了分别的时刻不得不分开,诗人只能将心中的情感倾注在一杯酒水之中,借酒表达送别之情。
还有我们熟知的诗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离别的愁绪是悲哀伤人的,但今朝有酒今朝醉,喝“一瓢浊酒”,享受完剩下的欢乐,这是送别时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是对友人心灵的抚慰。
劝君更尽一杯酒
2、忘忧酒
忧愁悲伤,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感情之一,而借酒浇愁则是文人墨客们最喜欢的排忧抒情方式。虽然借酒销愁实际利用的是酒精麻痹人的神经,让人得以暂时昏迷从而忘记烦恼,但在文人的世界里,酒的这种作用反而看起来是如此的玄妙。
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曹操在诗作《短歌行》中这样感叹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这里的杜康指的就是酒,曹操认为能解忧的方式只有酒,体现酒在诗人们心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北宋词人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这样描写戍守边疆的苦闷和思乡之情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长年远离家乡,戍守在条件艰苦的西北边塞,胡人时时入侵,使得回归故里与亲人团聚的愿望迟迟不能实现,这种绝望让词人心里充满了愁苦,只能用酒来让自己暂时忘却这种烦恼。
3、抒胸酒
酒既能浇愁,也能敞开人的胸怀,变得豁达豪放,无拘无束。
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写出了一句千古豪言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的一生可以说充满传奇却也坎坷曲折,但诗仙就是诗仙,自我恢复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多年的对酒的着迷让他的胸襟变得无比的宽广豁达,就像上面这句,就算人生的路再难走,也要在能享受快乐的时候尽情享受,不要使自己的酒杯空对着月亮,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惜的。
表现李白如此胸襟的还有《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同样有此意境的还有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把酒问青天
4、相聚酒
唐朝另一位著名诗人白居易,不仅长寿,而且很会生活,总有一群“狐朋狗友”相聚一起喝酒,其乐融融,欢乐无尽。如他在《问刘十九》中写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在马上要下大雪的黄昏,新酿的米酒芳香四溢,而寒冬腊月里的红泥炉子正烧得通红,溢出一阵阵暖意。
恰巧这时老友来访,而早已准备好的香酒喝暖火正适合两人对饮取暖,怎能不让诗人心中畅快。
还有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酒逢知己千杯少,
话不投机半句多。
遇见知己,喝千杯酒都不算多,可见诗人对于朋友知己相聚的畅快高兴,已经不是酒这个有形之物所能容纳的了。
三、生活中的酒文化观察平时的生活就会发现,无论是乡村的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亲朋好友总少不了来一次宴席,而酒桌上上的最早的东西往往是几瓶酒,并且在宴席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人带头敬酒,你来我往,乐此不疲,即使是在民风味没那么强烈的城市,也少不了朋友、同事的喝酒聚餐。
酒虽然有了,但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喝的,能不能举杯?什么时候举杯?该先敬谁后敬谁?都有一定的规则次序。表面喝的是酒,其实本质喝的是为人处世、人情世故,没有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酒文化就不可能在中华文化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了。
那么,关于酒文化都有哪些值得学习和了解的内容呢?
1、祝酒词
参加酒席的时候不难发现,酒席正式开始前,总有主持人或代表首先起身向大家发表一番致辞,然后举起酒杯向全场来宾敬酒。这段发表的致词叫做祝酒词。
祝酒词的作用大抵有几种作用:
(1)说明酒宴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事而办的酒宴,让宾客们都清楚自己吃的是谁家的酒,为什么而吃;
(2)作为主方的代表,对到场的来宾致以诚挚的欢迎,表达自己对来宾的感激之情;
(3)酒席开始前带动全场的气氛,让酒宴能热热闹闹地进行下去,既让宾客满意,也让自己所办的这场酒宴圆满进行,更加有面子。
初期的祝酒词主要是为酒宴的推动而服务,注重对酒宴气氛的影响,随着国家文明的进步,以及外交关系的发展,祝酒词也逐渐上升为一种正式的文化礼仪,在正式场合一篇好的祝酒词不仅能带动全场气氛,更能体现个人、民族、国家的风度和形象。
祝酒词一般分为三部分,开头是对来宾的称呼,比如“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等;然后是致词的主体部分,一般是讲明今天酒席的目的,自己的感想,对宾客到来的感谢,以及未来的展望使命等;最后是结尾部分,通常会再次表达自己的谢意,并欢呼举杯共饮,来结束这段致词。
酒桌敬酒
2、酒桌座次
别看一张小小的酒桌,不是一群人随便围着桌子坐就可以的,每个座位都有特定的含义,坐错位置会显得没有教养,不会做人。
首先是正主人位。主人位一般面朝宴会厅的出入口,或者重点装饰物的前面,这样既能让主人纵观全场情况,方便安排处理事情,也能让宾客进门就能看到主人,及时与主人联系招呼。
其次是副主人位。副主人位一般在正主人位的对面,背向出入口,方便协助正主人安排相关事宜。
然后是主宾位。通常在正主人的右侧,方便正主人照顾主宾。如果主宾携带妻子一起出席,一般坐在主宾的旁边,或者正主人的妻子旁边。
副宾位。副宾位在副主人的右侧,方便副主人照顾副副主宾,其他位置可安排陪同。
除此之外,身份地位相近或性别年龄相近的尽量坐在一块,方便彼此交流。
所以,入座时要看清自己的位置,由到次依次入席。
3、席间敬酒
敬酒是酒桌上互动最常见的一种方式,通常彼此间会在酒杯中斟满酒,举杯相互碰杯并喝下。这种方式最直接有效,既能表达对客人的尊敬,又能增加席间的热情气氛。
斟酒一般由主人进行,当宾客杯里的酒喝完时,主人应及时倒上,宾客通常双手扶杯或者站起来以示对主人的感谢和尊敬;大型的商务场合一般由旁边的服务生来斟酒。作为主人,斟酒时应主动热情,如果宾客酒兴未尽,应稍稍主动劝宾客多喝一点,如果宾客确实不想喝了,不应一劝再劝,以免造成尴尬。作为宾客,如果实在不想喝了,当主人要给自己倒酒的时候,应用手挡住酒杯,并向主人解释下不能再喝。
如果是自行斟酒的场合,比较知性的做法是主动替旁边的人先满上,最后再倒自己的,显得比较礼貌儒雅。
举杯敬酒也有讲究,应当看准时机,要考虑不影响对方进食,也要考虑对方喝酒的节奏,不要对方刚喝完马上就又敬,也不要久久不敬,间隙要把握恰当。
敬酒的顺序也有讲究,一般如果场合比较随意,没有辈分身份的差异,相互之间敬酒就没有太多讲究,碰个杯就可以喝了。
如果是比较正式的场合,需要注意敬酒的顺序。如果多人对同一人敬酒,需要让辈分高的人先敬,然后再依次往下;如果是自己敬多人的酒的话,应该按照辈分地位年龄依次由高到低来敬酒。如果弄不清楚辈分地位,最好按照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次序,以免造成别人心理有嫌隙。
敬酒最好说几句祝酒词,可以是感激话,也可以是表示尊敬的话,妙语连珠往往能帮助自己获得更多的好感。对不同的人应说不同的话,话也不能过多或者轻挑,以免引起旁人的反感。
喝酒碰杯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一般而言,低辈分地位的人无论是主动敬酒还是被别人敬酒,最礼貌的做法是在碰杯的时候,自己的杯沿要低于对方以示尊敬。高辈分的人敬酒时,也可以如此做以示谦虚。要和对方同时喝酒,不要提前或者落后,同时,别人敬你酒之后,也要及时回敬以表达有来有往。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有人会一杯酒敬多人,但如果自己是晚辈的话,最好不要这样,显得不礼貌,一杯酒敬一个人。当然,如果平辈或关系好的人就没那么严格。
另外,如果是自己主动敬酒的话,可以不整杯干掉,但喝酒的量不能比对方少,不然这样的敬酒就显得很没意思。
4、其他
除了酒桌上常见的一些礼仪习惯,关于酒的礼节其实还有很多,比如结婚和葬礼虽然都是以酒席的形式进行,但在这两种场合中,说话行事都有很大不同,不能完全把结婚场合下的习惯直接带到葬礼酒席中,这会带来很大的误解。
另外,生活中除了酒宴的形式,酒还应用在许多方面,如在过年或清明祭祀祖坟的时候,也会带上酒,在先人的墓前洒上一杯,表示敬身处另一个世界的长辈。
在以往的农村,家里的客厅都会供奉一尊佛像、菩萨或者牌位,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会端上一杯酒放在佛像或牌位前,以示对上天的尊敬,同时祈求上天神佛的庇佑,来年风调雨顺,一家人平平安安。
酒文化
酒在酒文化里,也分为多种不同类型的酒。比如结婚所喝的酒叫“喜酒”,表示喜庆的意思;新人交杯喝酒叫“交杯酒”,表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意义;新婚的夫妻要回女方娘家喝酒,这叫“回门酒”……
另外我国几个传统节日里也有对应的酒,如端午节的菖蒲酒,可以辟邪除恶;重阳节的菊花酒,寓意延年益寿、祛灾祈福;除夕夜的年酒,这个很好理解,辞旧迎新。
关于酒文化的历史和发展,以及发展到现代的深意内涵,丰富多彩,远不止本文所介绍的这些。无论是喜欢喝酒或者不喜欢喝酒的人,都应该有所了解,因为无论是个人知识储备,还是应用到现实中的人情世故,酒文化都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