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叟坐凳 嫦娥奔月 走马观花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应尼的要求挥毫泼墨,留下一幅珍贵墨宝,这幅墨宝只有12个字,尼克松一行人拿着谜一样的墨宝回到了美国。
*送给这位美国总统的12个字是:老叟坐凳,嫦娥奔月,走马观花。
蒙圈的尼克松
收到礼物的尼克松一头雾水。网络上有各种不同的解读,我查了一下,《拓遍青山人未老》还算靠谱,他认为:老叟坐凳,老叟是当年79岁的*,绝非59岁的尼克松;“坐凳”是方方正正,四平八稳,符合当时“山河一片红”;至于“老叟”,应该是主席他老人家,作为读书人的自喻、自嘲和谦虚。
嫦娥奔月,不可能是中国1970年的“东方红一号”,它只是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号送入太空,一则飞船无人,二则不是登月;据伟人的洞察和预测,奔月计划更是直指美国下半年的载人探月(1972年12月7号,美国阿波罗17号登月)。
走马观花,喻意更深,说得更妙,应该是双指,一方面指尼克松访华,水过地皮湿,不够深入,属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另指尼克松政府,在美国政坛中走马观花,你方唱罢我登场,共和党、民主党走马灯一样,交替执政,轮流坐庄。
著有《*传》的R.特里尔是美国研究*的专家,他曾对这幅书法作品给出了自己的解释:“老叟坐凳”中坐在凳子上的老人是美帝,傲慢看着世界;“嫦娥奔月”中的嫦娥是中国人造卫星的象征,寓意中国的强大;“走马观花”是指尼克松在中国的简短行程就像走马观花。
美国人这种字面意思的解释,非常肤浅,*曾经意味深长地说:“尼克松没明白我的意思。”
今天闲来无事,拿着这三句话仔细品读,结合当时中国高层的心态和古代文人的字谜规则,我发现*将心思藏在三句话里面,将三句话横着读,其谐音就是*想对尼克松说的话。“老嫦走”(“老常走”常来常往),“瘦娥马”(马为交通工具,让马受点累没有关系),“坐奔观”(奔者,走也,行走坐卧,静观世事变迁),“等月花”(坐等花好月圆)。四句话表达了伟人热情好客,胸襟开阔,对未来充满信心。
诸位看客以为如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