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发现不少人都陷入了这样的怪圈:
- 总避免不了失败,尽管自己已经非常努力了;
- 明明是同样的错误,却总会一犯再犯;
- 希望能把事情做到更好,但现实却一次次带来失望;
- 以为自己已经提高了,而实际上依然在原地踏步。
面对人生,不如意之事似乎十有八九。慢慢地,力不从心的感觉逐渐蔓延,最终,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妥协。他们安慰自己:“没什么,这就是我的能力所限了,现在重要的是放松心态,以后会好起来的!”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面对屡做屡败的窘境,寄希望于所谓的“以后”筹码真的会有效吗?
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人的确会随着时间改变,但这种改变实际上是很有限的。任何事情,在长久养成的习惯面前,都是徒劳。它是导致我们总是失败,止步不前的罪魁祸首。不解决习惯问题,再多的等待与努力都是白费功夫。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做呢?美国著名管理大师、执行教练马歇尔·古德史密斯所写的《习惯力》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这里,我需要先引入习惯力的概念:
所谓习惯力,是指一个人摆脱固有思维习惯,重新培养适合自己的习惯,并运用好它的能力。
想要避免反复失败,不再让努力变得毫无意义,并最终走出失败的怪圈,我们就要先摆脱内在的错误思维习惯,并学会培养好的思维习惯,最终让习惯力得以发展。为此,本文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 剖析那些阻碍我们成事,令我们屡屡失败的三种常见思维习惯;
- 我们该如何摆脱这三种思维习惯;
- 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拥有真正强大的习惯力。
① 一个人的成功,是他自身勤奋与个人能力达到的结果
对待一件事,大多数人往往会有这样的误解:事情做成了,我的努力和奋斗显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忽略了他人与情境在这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在心理学上,这被叫做基本归因错误,即事情成功时,我们往往高估自己的价值,小瞧他人与情境的价值。而事情失败时,我们又高估他人与情境的负面影响,忽视自己的负面影响。
受这种归因思想作用,长时间下去,我们很容易形成一个高看自己,低看他人的惯性思维,慢慢地导致自己变得不思进取,对身边事麻木不仁,最终会使自己做事失败的概率越来越高。
② 一个人做一件事需要足够的能力匹配,否则很难做好
能力是行动的前提,没有足够能力,我做不好一件事。遇到问题,大多数人都习惯寻找自身相应的能力点。如果没有发现,就会认为自己难以处理好,更用不说出色完成了。
而现实是,很少有事情是能与我们的能力完美匹配的。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不是因为能力达到了,而是因为形势逼迫了。
仰赖所谓的能力匹配,只会导致一个人变得畏手畏脚,以致越来越犹豫不决,难以成事。
③ 一旦坚信某个想法,就很难接受跟它不同的想法
在很多人的思维认知里,只相信那些与自己想法一致的事情,不愿意接受其他的可能。这样的思维习惯,常常产生“认知失调”的状况:
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
如经典的“鸽子扭头”实验:
最初,只要鸽子一扭头,实验人员就往笼子里放上食物。一段时间后,当鸽子想吃食物时,它就会拼命的扭脑袋。
这看起来可笑,但实际上,坚信自己想法不愿改变的人,就如这个以为扭头能带来食物的鸽子一样——愚蠢又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