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时哪年开始的又是哪年结束的,夏时制的由来及废止原因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6-02 18:58:29

然后等到九月份的第二周周日的凌晨再把北京时间两点调成一点,因为时间上的统一,所以第一次实行的时候大家在四月的第二周周日醒来后都会先把钟表往后调一个小时以保证和北京时间一致。

因为四月到九月基本上是每年的夏季,也就是说实行夏令时的五个月里我们会比之前早睡一个小时也要早起一个小时,当然了,早睡是不可能的,但是早起是必须的。

为什么废除?

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要有这个制度,上面我们说到这个制度是为了能够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光能,简单来说我们平时生活作息中下班回家后可能需要做饭啊,做功课啊,或者是做其他的事情。

当我们把这些事情做完后才会上床休息,而整个过程因为是在夜晚进行,所以需要大量用电,而现在我们实行夏令制后,时间往前提了一个小时,原本闹钟七点响铃,可是被震醒后发现北京时间是八点。

这就促使我们每天工作和上学都提前了一个小时,虽然按照生物钟来说的确是早起一个小时,而且工作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等到我们下班的时候多了一个小时的天亮时间。

夏令时哪年开始的又是哪年结束的,夏时制的由来及废止原因(5)

换句话说夏令时的存在是为了适应白天黑夜的转换时间,如果正常来说我们只能利用八个小时的白天时间,因为工作上学的缘故八个小时后我们就需要开灯用电了。

但是夏令时的出现就让我们掌握了九个小时的时间,说是按照北京时间其实是按照天亮和天黑的时间来设定的,因为天亮的时候我们会很少开灯,原本每个晚上需要三个小时或者更多的电力照明。

而实行夏令制后我们每天只需要两个小时的照明时间甚至更短,这样一来虽然我们需要调整生物钟但是却节约了很多能源,虽然一个小时的照明并不起多大作用,但是这个数字乘以15亿中国人民后就不一样了,据统计每年可节约7.5亿度电。

当然上述所说的是理想状态,是所有人实行夏令制后都可以把自己一天的工作休息全部跟随天亮时间提前一小时才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但是很多人并没有达到这样的状态。

因为习惯了以前10点休息的人实行夏令制后发现自己11点才发困,以前6点就要起床的人发现七点半了自己才醒来,所以初期的夏令制让很多人一时间打乱了生物钟。

夏令时哪年开始的又是哪年结束的,夏时制的由来及废止原因(6)

调整需要时间,而这个过程又是一个重新规划一天时间的过程,结果到最后很多人还是该熬夜熬夜,该用三个小时的电力照明还是用三个小时的电力照明,因为紊乱的生物钟甚至有时候还会用四个小时。

不过高纬度地区确实起到了减少照明时间的作用,因为高纬度地区的日出时间明显比冬季早太多了,但是对于很多低纬度地区比如南方,这些地方的夏天太热导致晚上的入睡时间非常晚。

对于这部分人来说早晨才是最好的休息时间,而夏令时的出现容易让他们适应不了,并且影响一天的工作学习。

夏令时带给很多人精神上的不适,因为频繁地调整已有的现状会让很多人感到不安。

夏令时哪年开始的又是哪年结束的,夏时制的由来及废止原因(7)

从而诱发很多精神层面上的消极情绪,这确实是有联系的,而且在我国实施过程中节约能源的效果也并不如预期值,所以仅仅实行了六年后就废除了夏令时。

为何称其为“添乱”

其实夏令时的起源并不在我国,而是一个驻法大使的美国人本杰明提出来的,因为他在法国发现很多法国人喜欢晚睡晚起,他认为这样的习惯非常不好,因为这样的作息意味着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电能。

由此本杰明想到了夏令时,把时间拨快一小时,以前十点休息的法国人就会在九点上床睡觉,那么白天的时间也会相应减少一个小时,而晚上的晚睡也会减少一个小时,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更多的白天照明节省能源。

但是二十世纪的法国正是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的时期,群众并不认为通过这样的改变就可以积累大量财富,所以并没有很多人支持这一看法,直到战争爆发后,各国资源大幅度下降,所以对于能源的节省也必须采取措施。

而“夏令时”再次被摆到桌面上来,首先是德国采取了这样的制度,后来其他国家发现德国采用后非常有效也在国内推广这一制度,所以夏令时最初是欧洲的一种战时制度而使用的。

夏令时哪年开始的又是哪年结束的,夏时制的由来及废止原因(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