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的花语是——沉默的爱
(相传有一位女子爱上了太阳神,甘愿化为一株向日葵,每天观察着太阳的升降,始终注视着它,但是却没有将心中的爱说出来,所以它便成了一个略带悲伤,但又纯洁美好的花语。)
每次看到大片大片的向日葵,金黄色的,总让人百感交集。
向日葵也是很多影片中的意象元素,在第六代导演中,张扬算是比较有人气的一位,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在大陆公映,这在那代导演中实属罕见。从他拍摄的第二部电影《洗澡》起,父子矛盾成为张扬关注点。而《向日葵》是他的第四部电影,这部电影延续了其他影片中所呈现的中国式父子冲突与和解,以1976、1987和1999年作为节点,勾勒出了一对普通父子之间从矛盾、对抗到和解的故事。
中国式的父子关系中国有一句话“百善孝为先”。
对于母子之情也有很多典故和传说,而父子之情却少有故事,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电影中的张向阳自小就生活在缺少父亲的环境中,他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是母亲把他带大,对于张向阳来说,他的脑子里根本没有“父亲”这个概念。
所以等到父亲的突然出现,给他带来了很多复杂的情绪变化。
当9岁的张向阳用弹弓把石头打到父亲身上时,就预示着他们父子之间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开始了。按照常理来说,孩子见到了父亲应该感到欣喜,但是张向阳更多的是排斥,因为父亲的归来给他带来了不快乐,孩子的世界很是简单,不快乐就是不喜欢,父亲严厉的管教和束缚,让他觉得窒息,特别是父亲将自己的绘画理想强加在张向阳的身上。
无聊无趣的绘画过程占据了张向阳的玩闹时间,他在心理和感情上是不断地在和父亲对抗,但他却在行为上屈服了,多年来,张向阳一直处于自己感情和行为的矛盾之中,而这种矛盾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思想和观念带给他的,毕竟自古以来,“父为子纲”的观念渗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潜意识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