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志空活百岁上一句是什么,岁月从不待闲人出自哪首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6-17 16:38:34

【原文】

9·2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能确定下一代不如前一代呢?但如果到了四十岁、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政 义】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本章经义有三:一是作为长者,评价年轻人的前途要用发展的态度;二是年轻人要珍惜时间,及早建功立业;三是年老无成,悔之晚矣。

一、长者评价年轻人的发展标准

现代人熟悉鲁迅作品的,可能都知道“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典故。回过头来看这句话,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种熟悉的感觉呢?因为几乎每个人都对下一代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期待,总是觉得下一代不如我们做得好。

或许人类的道德传承在逐年衰减,令人逐渐失望;又或许年轻人吃苦能力确实比前一代人弱一些。可若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年轻一代的知识面、视角、格局、创新力肯定比老一代人强,否则世界文明是如何进步的呢?如何发展到今天的程度呢?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考察人才,重视年轻人的能力,其实已经具备了这种发展的战略眼光。

二、年轻人不可辜负时光,及时建功立业

后生,就是孔子眼中的年轻人。年轻人为何值得敬畏?第一,年轻人有时间为资本,特别是有的年轻人已经表现出高尚的人品和卓越的才华,让人看到强劲的动力和大好的前景,只需假以时日而已。第二,后来人自有后来人的优势。毕竟所有年轻人都是站在前辈、父辈的肩膀上,在前人开创基业的条件下发扬光大,所以比前人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会更高。

但潜力归潜力,结果怎么样,还得靠后天的付出、奋斗。就像机器一样,时间长了会生锈,人的头脑若得不到开发,也会渐渐变成bái痴傻瓜。人的头脑越用越聪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越多,能力就越强。即使一个人在儿童、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一定的天赋,在经过十几岁、二三十岁的年龄段,潜力若是还没有得到发掘,那么到了四、五十岁也不可能有所成就。

所以,后生可畏,可畏不在于年龄,而在于他的潜力,在于他得有上进的趋势。当代的玄幻小说,主角总是挂在嘴边儿上一句话:“莫欺少年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无非是强调年轻人有发展的时间,有发展的潜力。可是,若没有了上进心,长着一副猪脑子不思进取,虚度了大好年华,年轻时“可畏”的潜力就变成了颓废的趋势,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如果把20岁左右的年轻人比作盛开的鲜花,那么,30—40岁左右的壮年人就应当处于结果阶段。所以相对来说,成就功业的最佳年龄还是三十岁到五十岁之间。若是四十多岁、五十多岁还没有什么成就,那就是上一章孔子所说的“秀而不实”了。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唯有踏踏实实的奋斗,才能把潜力股变成现实的绩优股。

三、年长也不必自暴自弃

年轻者人年轻人的资本,年长者有年长者的优势。人过五十、六十,体力和身体状况肯定都不如年青人。进入老年期,尽管成就功业的可能性在减少,但也未必无所作为。现代人讲究“活到老、学到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存条件的改善,人的平均寿命在增加,人的生理年龄和政治年龄都在延长。所以,即使到了老年,也不能因为“不足畏”而无所事事,不思进取,自甘曝弃。

需知,大器晚成名人的在历史上有很多,如姜太公、晋文公,他们都是六、七十岁才有所建树。即使我们做为平常百姓,不求什么建树,为社会贡献一点儿余热,发出最后一点儿光芒,都可以勉力而为的。老年人还可以尽力帮助青年人成长、成熟,让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让年青人做到“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年老年少都应当惜时如金,奋斗不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