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养生关键在于寡欲,因为*少了,身体的损耗就少,这样才有益于健康及养生。但我却认为,寡欲固然重要,而清心更重要。比如清朝大才子袁枚,他曾多次做官、弃官,为的就是营造他花重金购买来的随园,即曹雪芹笔下的那座大观园。随园既是他余生尽欢的乐园,很快又成为了名噪天下的美食娱乐场所。他以经营美食赚钱,以诗会友,经常高朋满座,还娶了十几房太太,终日纵乐。袁枚爱好很广,一点都不寡欲,后五十年活得就像神仙似的,并享寿八十三岁。有人说袁枚是以美食、美色、美景、美文养生,我认为他之所以得享高寿,关键是能够清心地生活。
清心寡欲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保持心地宁静或心地清净,少生欲念。老子说,清心寡欲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无欲无求是一个人最高的福分。佛教也认为,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这都说明清心寡欲与每个人的生活品质有很大的关系。清心寡欲是一个并列词组,清近似于寡,心近乎于欲,所以我认为,清心和寡欲都是表示心地的宁静和清净,只要寡欲,便能清心。由此可见,寡欲是道士或穷人求得宁静心境的最佳路径。而绝大多数*多的人是很难像袁枚先生一样外热内冷而获得了清心的效果的。袁枚品格高雅,多才多艺,洞察世事,看透人生,虽欲不寡而拿捏有度,情虽纵而能导其净,所以,与那些纵欲无度的人不同,他一生都保持着清心的生活状态。从这一点上看,清心有时候也是能够与寡欲分离开来的。而且,对养生而言,清心才是一个人养生过程中的关键。
但也有人说清心寡欲不利于人生的快乐和幸福,认为做人是来享福的,生活中没有*或少有*,那还有什么意思呢?甚至有人说清心寡欲对女人不好,因为女人三十似狼四十如虎,都清心寡欲了,不就枉来此生了吗?我认为这些都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有这种想法也是正常的,而我们这里谈及的清心寡欲问题只局限于养生,想纵欲寻欢而不顾及生命的大可避开这一话题。三观是一个人的生活取向和人生追求,这很难说谁是谁非,但对寻找养生的同道中人,本文想强调的是,寡欲只是一条惯道,关键是要求得清心,心清体舒,百病不侵,心清神展,快活胜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