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从未去过永州,但总觉得这片山水,就在那里等候。这里是血脉的源头,有着先辈挥之不去的乡愁。就是从这里,他们坐上了小小的木船,下湘江溯江水,来到了长江上游。零陵,是一个地名,也是永州的旧名。但对于迫不得已远徒他乡的移民来说,这里是再未见面的亲人,是风化消失的门楹。我难以想象,当他们在日渐化作家乡的异乡,说出自己是零陵人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零陵之名,出于秦代,是一个县名,隶属于长沙郡。那时的零陵县,面积惊人,今天的湘南桂北,被其囊括了很大一部分。西汉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分割零陵置泉陵侯国。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析长沙国,始置零陵郡,与零陵县同名,隶属于荆州。当时的零陵郡管辖零陵、营道、泛道、营浦、始安、洮阳、钟武七县和泉陵、都梁、夫夷、舂陵四个侯国,乃是湘南一大郡。
新莽时期曾经改零陵郡为九嶷郡,郡治设于零陵县。东汉时,改回零陵郡旧名,郡治改设于泉陵。自东汉至南梁,五百多年中,零陵郡从不易其名,郡治也始终在泉陵。其间间或分出营阳郡(永阳郡),郡治营浦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零陵郡和永阳郡,置永州总管府,史册之中始见永州之名。府治泉陵县,于同年改名零陵县,零陵重回县名。
隋炀帝时期曾短暂改回零陵郡,唐初被废,分拆为永州和营州(后来也叫道州)。其后直到明初,营州时设时并,大多数时间都呈现永州和营州并立。明初(1368年),永州升为永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道州降为散州,并入永州府,永州辖区初定。清代循之,永州府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
民国时期实行省县二级制,永州府废。新中国建立后,设永州专区,翌年改称零陵专区,其后于1952被废。1962年,恢复零陵专区,并于1968年改为零陵地区。1995年11月,撤销零陵地区和县级永州市、冷水滩市,设立地级永州市。在此后的十年,暂时不见零陵之名,直到2005芝山区恢复零陵旧名。
今之永州市,古之零陵郡,潇水和湘水相会于其境,故有潇湘之别名。因此在古代,潇湘特指湘江和零陵郡。时移势易,今潇湘之名已经覆盖湖南全省,说起潇湘能够想起永州的恐怕鲜有其人。不知是幸,亦或不幸?
永州市地处南岭北麓,地形呈现三山夹两盆之势。全市被越城岭-四明山系、都庞岭-阳明山系和萌渚岭-九疑山系三大山系分割成南北两个部分。北部为被越城岭-四明山系和都庞岭-阳明山系所分割出来的零祁盆地,面积为0.57万平方公里。南部为都庞岭-阳明山系和萌诸岭-九疑山系所分割出来的道江盆地,面积为0.68万平方公里。两大盆地面积之和约占永州市总面积2.24万平方公里的55.8%。
永州市地形以山地为主,占总面积的近一半,为49.5%。丘陵、台地、平原分别占总面积的14.5%、17.81%、14.29%。由于永州境内降水丰沛,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因此还有3.94%的面积为水域所覆盖。广袤的原始森林加上近年来退耕还林栽植的人工林,永州市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65%。高达2/3的森林覆盖率和近4%的水域率,使整个永州市呈现山清水秀的风水形胜之形。
永州市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一年四季比较分明。年均气温为17.6~18.6℃,无霜期286~311天,日最低气温0℃以下的天数只有8~15天。多年平均降雪日数为3~7天,极端最低气温在-4.9~-8.4℃之间。永州山区相对较高的海拔,较高的森林覆盖率,使这里的夏季气候较为温和。在气候炎热的南国,这里是优异的避暑胜境。而在冬季,这里亦有机会看到南国少有的雪景,绿树白雪胜似仙境。夏季在林中小溪泛舟,冬季在挂枝白雪的陪伴下攀登山顶,也是十分惬意的事情。
永州市不仅有漂亮的美景,也有丰富的资源。广袤森林中有着众多珍贵的动植物资源,银杉、珙桐、华南虎……,请恕作者难以数尽。同时永州市位于我国成矿最富集的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上,拥有众多的矿产资源种类。其中锰、稀土、铷、锂、铅、锌、锡、锑等,都是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优势矿种。永州市的各种矿产资源,其潜在的价值高达1300多亿元。
永州市虽然拥有优美的风光和丰富的资源,但是长期以来受到山地地形的制约,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落后,经济建设成果并不是十分让人满意。2019年永州市常住人口545万人,GDP总值2016.86亿,人均GDP仅3.7万元,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位列湖南省14个市州的第10名。因此可以断定,这片潜藏的热土还远没有发挥出它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