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那这首词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创作的呢?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八月十五日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请郡东方,实欲弟昆之相近”。熙宁七年(1074)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苏轼对政治产生了恐惧………在《密州到任谢执政启》中,他则表示:“虽无望于功名,庶少逃于罪戾。”(何灏《苏东坡词传》)熙宁九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起笔就向青天发问,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问出了词人对宇宙时空的困惑。同时,苏轼又好像是把青天当做朋友,举杯相邀,把盏相问,惊叹造化的巧妙。表达了他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玉宇,高处不胜寒。”“欲”字,表达了词人对天上仙境的向往之情,也表达了对人间生活中仕途不顺、亲人别离等种种不顺意的怅惘感慨之情;后一句“又恐琼玉宇”中的“恐” 字,写出了词人的犹豫和徘徊,表达了词人对人世间热闹繁华的眷念,表露出他对生活热爱。这两个字之间的转折,写出了词人的矛盾之心。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天上固然美好,但是“高处不胜寒”。留在人间,可以自在起舞,更有难以割舍的亲人。词人徘徊在现实与理想、人间与非人间之间,矛盾而又统一。此时,苏轼的内心应该转为通达、豪放而热烈。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诗人夜晚喝得大醉,乘着酒兴不免惆怅涌上头,没有睡意。中秋节的圆月,月光流转;而诗人调任密州为官,和弟弟苏辙分别已久,不胜想念。二者形成反差。但美丽的明月“不应”有怨恨而刻意照着这“无眠”之人。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抒发了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月圆之夜,苏轼不能和弟弟团聚,难免抑郁惆怅,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悲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豁达通透。又推己及人,为天下不能相聚的人们发出美好的祝愿,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乐观超拔。
词作由困惑而起,最后归于旷达超脱。困惑的消释,才是苏轼“欢饮达旦”的真正原因。他把对人生问题的思索,放到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时空。思考个人际遇与历史的关系、与其他相同际遇的关系,才有了“此事古难全”的旷达认识。“兼怀子由”只不过是“悲欢离合”之其一,总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根本宗旨,就是向人们昭示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当然,对“人间”的喜爱,并不意味着苏轼喜爱坎坷与不幸,而是以坦然之心对待它,这才真正是苏轼旷达境界的精神实质。(王海波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73165)
他超然达观,但从来都不孤芳自赏;他热情好客,但从来都不世故圆滑;他这个人才华横溢,但从来都不自鸣得意。他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圆融的境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特别喜欢这首词的原因——他的出发点是在中秋之夜怀念兄弟,可是他的终结点却到达了一个一般人很想到达、却很难到达的圆融的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是超然达观与关爱人间相结合的。(《康震讲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