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读《子革对灵王》。
在网上看到许多人推荐北大版《古文观止译注》,说很好。架不住总是看到这些信息,于是去买了来,昨天收到了。
今天比照了《子革对灵王》的译注,感觉和中华版、上古版、岳麓版没有什么区别,也都是你懂的它使劲注,你不知道的它不注。碰到疑难字词,也仍是祭出意译大法,视虚词于无物。相对而言,岳麓版还是其中较为严谨的版本。
比如:
1、原文: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
北大版译作:驾着柴车,穿着破衣裳,出入草丛荒野直接,跋山涉水,穿越森林,来侍奉周天子。
其中:“以处草莽”中的“以”比较费解,译者没有想清楚此处“以”字的作用,就直接视其不存在。(此句的“以”字此前我也没有想清楚,这次重读,反复思忖,觉得是表递进的连词,可译作“而且”。)
“以事天子”中的“以”,是连词,表目的,相对好理解一些,所以,译文就译了“来”。
但是,把“事”应译作“事奉”,稍显不精确,因为,对公曰事奉,对私曰侍奉。
2、原文:今郑人贪赖其田。
北大版译作:现在郑国贪图并且赖在这片土地。
其中的“赖”字译作“赖在”,意思是“停在某处不走”,这就有些想当然和轻率了。
另外,“郑人”译作“郑国”,是否应译作“郑国人”?
查《故训汇纂》P2194:赖,赢也,利也,《晋语二》“今*君而赖其富”,韦昭注“赖,利也”。
闲话休题,书归正传。
当我读到这一段时:
原文: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
我对这一句的“子与有劳焉”产生了疑惑,北大版译“子与有劳焉”作:这里也有你的功劳。
此前,我认为“与”字译作动词“参与”。
这一次,我想起了另外一句话“与有荣焉”。
“与有劳焉”和“与有荣焉”句式简直一模一样啊,此前对“与”字的理解肯定有问题。
以前八年级下册有一篇汪曾祺的课文《端午的鸭蛋》,课本把“与有荣焉”译作“因而也感到荣幸”。按照课本的方法,这里也应该译作“因而也感到功劳”。
到底“与”字和“有”字中的哪一个字译作“因而”、“也”或“感到”呢?真是迷惑啊。
很多人读到此处,肯定会说,课本没有错,课本是意译。可是,如果能直译,为什么要意译呢?难道是不能直译吗?
此处意译,导致“与有荣焉”的“与”字义项不能迁移到“与有劳焉”中去,这正是人教社那些尸位素餐的居庙堂者的原罪。
这些年来,孩子们的文字水平不要说一年比一年好,简直就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原因就出在这些不起眼的注释中:既然如此权威的课本都使用意译大法,那还有什么地方不能用?
吐槽完毕,我们先逐字逐句分析“子与有劳焉”:
子,代词,尊称,您;
与,先放过暂不表;
有,动词,有无的“有”;
劳,功劳;
焉,介代兼词,于此,即“在这件事上”;
显然,此句中的“与”字大概率应该是副词,不太可能是连词和介词。
检索虚词“与”:
如果是连词或介词,则“与”字后应该省略了一个名词或代词。
如果是副词,则只有“同”这个义项符合文义。可是,“同”是介词。遍查词典,“与”字的副词项只有“皆”,即“与”的繁体字“與”与“举”的繁体字“舉”相通。
有没有可能“与”字的“同”义项是作副词用的先例呢?
查《故训汇纂》P1888注:与,同也,共也,训见《助词辨略》。
再查刘淇的《助词辩略》P141注:《汉书贾谊传》“陛下虽贤,谁与领此?”此“与”字,犹“共”也。
这个例句中的“谁与”,应该是“与谁”,“与”字明显还是介词。
《助词辨略》P194注:《汉书高帝纪》“并不得休八年,万民与苦甚。”与,犹“共”也,“同”也。
这个例句中的“与”,修饰的是“苦”字,可视为动词或副词,肯定不是介词。
如果“与”字能作“同”字解,而且不限于介词,那么,这两句可译作:
子与有劳焉。译作“您在这件事上同有功劳”。
与有荣焉。译作“于此同有荣耀”。
既然是“于此同有荣耀”,那就“因而也感到荣幸”,这就是课本这样译的逻辑。
它没有译出这句话的真实意思,如同你没有真正尝过肉的滋味,但课本告诉你说,肉的味道和豆腐差不多。
有人把曹操《观沧海》中的一句加上,变成了:与有荣焉,幸甚至哉。
还有人变化成:与有荣焉,何其幸哉(或何其所幸)。
更有人简化成:与有荣焉,何其幸也。
老师们说的作文金句,大约就是这样子的吧。
原文: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
译作:楚(灵)王说:“从前诸侯疏远我国却畏惧晋国,现在我们大加修筑陈国、蔡国、东不羹(láng)、西不羹的城池,(这些地方)兵车都有千辆,您在这件事上同有功劳,诸侯也许会畏惧我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