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只讲一个字,是“用”部的部首汉字“用”。“用”是现代汉语常用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
用。读yòng。《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用,可施行也。从卜,从中。卫宏说。”会意字。本义是施行。因为卜中,所以可以施行,就叫有用。许慎说用是会意字,但他又说了,这是卫宏的说法(卫宏,东汉著作家、学者,山东人),显然,许慎对这种说法,有怀疑,吃不准。
关于这种说法,饶炯《说文解字部首订》有说明:“凡事物可施行者,以无过、无不及为善,犹俗言合式也。”就是说,卜中,就是卜得合式之事则施用之。所以“用”是“卜、中”的合体字。
但实际上,关于“用”的字形演变需要再加解析,看一下字形演变过程:
(用的字形演变)
看甲骨文“用”字的字形,像一个带把手的桶。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释用》:“用者,桶之初文也。”“凡可以受物之器皆可名桶。”“观甲文用字之形,皆以三直画为干。”“横画表示为饰之横栏。”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用字初文……象甬(今作桶)形,左象甬体,右象其把手。近处出土的云梦秦简还以‘用’为‘桶’,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用字初文本象日常用器的桶形,因而引申为施用之用。‘用’、‘甬’本是一字。”
简言之,“用”在上古其实就是“桶”。“用”是“桶”的初文,“桶”是后起的形声字。
老规矩,下面的解说,仍然从许慎的解说说起。也就是“用”的本义是施行。
《易·乾》:“初九,潜龙勿用。”王弼注:“勿可施用。初九:时机没有成熟时,龙应该潜伏在水底,韬光养晦,不可施行。《三国演义》:“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
(新规施行)
“用”字在许慎所说的本义之外,还有很多用法:
(1)奉行。《书·甘誓》:“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奉行命令的,我会在先祖的神位面前赏赐你们;不奉行命令的,我会在社神的神位面前惩罚你们。
(2)使用。《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用兵之神孙武)
(3)运用。《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礼”的运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4)任用。《左传·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我没有能及早任用您,现在形势危急而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