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空间 大作为
从2014年开始,“全民阅读”连续11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各地持续蓬勃发展,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内容持续充实、影响日益深远。如何健全全民阅读服务体系,更好服务公众阅读需求、推动全民阅读走深走实,为各界广泛关注。近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办的角楼论坛“角楼2024——图书馆馆长谈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建设”在北京举行,专家学者、图书馆馆长等济济一堂,聚焦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建设,探讨新型文化空间能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提供的助力及其可持续发展模式。
融入城市文脉
不断满足读者需求,将新型公共文化特色空间打造成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触摸城市脉搏的平台是各地打造新型文化空间的探索方向。
上海图书馆打造的“世博图书馆”以世界博览会为主题,设有世博主题阅读区、世博知识问答区、世博影视欣赏区等;深圳图书馆的数字体验区设有虚拟现实之旅、古籍修复、互动体验等数字互动项目;武汉图书馆的儿童图书馆设有儿童阅读区、游戏区、手工区等,开展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认为,中国新型文化空间建设的数量和形态都走在世界前列,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作为角楼论坛的发起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角楼图书馆在新型文化空间建设方面的经验也是可圈可点。角楼图书馆的前身是左安门角楼,曾是老北京古城的地标之一。这座角楼建于1553年,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自然坍塌。2011年,根据历史资料和遗址考古勘探,北京市东城区对角楼进行了复建,并于2017年10月作为东城区图书馆分馆以全新面貌对公众免费开放。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李东来说,角楼图书馆的设计理念是将空间和时间交错在一起,表达出阅读的精神和意义。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自2022年起在角楼图书馆举办角楼论坛,就是要以角楼图书馆为实例,广邀图书馆界的专家、学者及各地图书馆馆长,聚焦基层图书馆和新型文化空间的建设与发展,为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建设建言献策。
走进日常生活
新型文化空间建设应依托馆藏资源,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注重社会参与。
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田晓东表示,东城区近年来在新型阅读空间打造、高质量阅读资源整合、高水平阅读服务供给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逐步构建出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书香之城”文化生态。
北京东城区图书馆整合区域内的出版社、书店等资源,突出文献特色和服务特色,以馆店合作的模式实现供需有效对接。目前,东城区图书馆和王府井书店、化工书店等达成合作。“图书馆与书店的合作,资源共享、活动联办、技术融合,图书馆负责提供书刊资源、业务指导培训等,书店按照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的运行方式,为读者提供办证借阅等服务。” 东城区图书馆党委*左堃以王府井书店为例,介绍了馆店合作的具体操作模式,“图书馆每年为王府井书店配备更新3000册书、20多种报刊,并提供相关的自主借阅设备。王府井书店除了为读者提供基本阅读服务以外,还配合图书馆举办‘故宫以东书香之旅’等活动。”
天津图书馆馆长韩晓晰介绍,天津图书馆打造了音乐馆、虚拟现实数字体验区、梦娃绘本馆等特色空间,其中音乐馆为津城音乐爱好者打造了高品质的主题空间,开展音乐讲座、音乐会等活动,与天津音乐学院紧密合作,打造“音乐大讲堂”等品牌活动。“我们依托这些特色空间,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与演出团体、艺术家、社区、学校等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宽服务领域;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推广主题活动,开展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和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提升特色空间的社会影响力。”韩晓晰说。
打造交流平台
河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秀丹认为,新型文化空间建设需要多元主体协同,通过有效的互动和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阅读服务。
以角楼图书馆为例,采取了社会化运营模式,建成以来开展了一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包括角图会客厅、角图奇妙夜、星空电影院、来角图过中国节等。左堃介绍,角楼图书馆每年举办超过200场读书会和文化沙龙活动,吸引阅读爱好者在这里交流学习,已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文化场馆。
浙江宁波图书馆与40多个友好城市合作,建设友城书房,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每个友城书房都收藏了大量来自合作城市的图书,为读者提供了解友城文化的窗口,还收藏了友城的文化资料、旅游指南等,方便读者了解友城的风土人情,部分友城书房还配备了数字资源,为读者提供更便捷的阅读方式。”宁波图书馆馆长徐益波说,友城书房常态化开展友城之窗、天一讲课、亚洲友城少儿绘画大赛等活动,拓展阅读的深度、广度。“友城书房不仅是一个阅读空间,更是一个文化交流平台。它通过展示友城的文化特色、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促进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他说。
对于这些实践,李国新建议,新型文化空间建设要填补空白、做强弱项,避免重复建设;防止过度追求形态美而忽视功能,坚持适用、经济、美观的建设原则;注重管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多样化、复合型的公共文化服务及相关消费服务,促进新型文化空间健康发展。同时,还应将成功经验向农村延伸,为乡村振兴贡献公共文化力量。(本报记者 刘海红)
来源: 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