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配图:李白月下独酌
按照唐代的量制,大斗合约今天的6升,而小斗合约今日的2升。也就是说,即使按照小斗来算,李白每次要喝个4斤酒才能尽兴。而且李白喝完酒可不是去睡觉,而是“微醺”还能写诗,这样的酒量着实惊人。
除了李白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之外,还有一位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形象更是厉害。《水浒传》中的武松,在号称“三碗不过岗”的景阳冈直接喝了足足十八碗。关键是武松喝完这么多酒,还能把“吊睛白额虎”生生打死。如果按照常规的小碗来算的话,一碗差不多能装4两酒,那么18碗相当于7斤左右,就算武松喝酒豪放撒出许多,那也至少有5-6斤酒的量,想想也是惊为天人了。
九州配图:三碗不过岗
虽然武松是小说虚构的人物,但毕竟文学作品皆源于真实生活。基本喝个5-6斤稍带夸张的笔法,但至少也说明在当时的山东一带,一些人喝个3-4斤酒应该算是毕竟正常的。
九州配图:武松打虎
那么,为何古人会有这么大的酒量呢?难道是随着中国人的繁衍生息,酒量出现了退步了?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那既然不是这样的话,其中又有何玄机?
“酒”不同,“量”自然不同实际上,对于前文的古人酒量与今人的差异问题,其中的玄机就出在“酒”本身。也就是说,在古代尤其是明清之前,人们所饮之酒并不是我们现在所喝的高度白酒,而是度数较低的发酵酒。正所谓,“酒不同”,“量”自然就不同。
九州配图:浊酒一壶
下面我们来看看古人早期都喝的是什么酒。
- “浊”、“清”有别
想必大家在古代文献和影视剧中都有看到“浊酒”这两个字。所谓“浊酒”,正如其字面涵义,就是一种比较浑浊的酒液,其中还带有较多的谷物杂质。因为在古代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是以大米、黍米、栗米等谷物为主要原料进行发酵来酿造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米酒”。这种通过压制发酵酿造出来的酒呢,因为当时的过滤技术不成熟且没有现代的无菌技术,因此出来的酒是比较浑浊的,一般带有很多米渣和漂浮物,甚至由于有很多微生物而使得酒的颜色呈现偏绿色,故有“蚁绿酒”之名。其实这种酒因为富含微生物,因此容易腐败变质,所以古时候人们喝酒都要把酒温煮以后才饮用。这就是《三国演义》中曹操邀请刘备煮酒论英雄的场景了,实际上他们煮酒是为了*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