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曾从王羲之学行书,书法非常出色,尤以行书为妙品。
后世米芾曾称赞他的书法“山林妙寄,岩廊英举,不繇不羲,自发淡古。”
《宣和书谱》称其“初慕羲之作草正字,而羲之有解书者。后之评其字者,亦谓纵任自在,若螭盘虎踞之势,要当人能品也。然其妙处,独隶与行草耳。此所有惟行书为多。”收录有其行书《近问帖》《善护帖》《中郎帖》。
《淳化阁帖》有《凄闷帖》《六月帖》。《宝晋斋法帖》等丛帖中存其遗迹。
谢安《六月帖》
魏晋时期的士大夫家族有郗、虞、王、谢等,各大家族之间都会来回走动,而谢安与王羲之的关系也是千丝万缕。
首先,谢安是王羲之的学生,他曾从王羲之学行书,进步很快。并且与王羲之建立了非常好的师生友谊。
其次,唐孙过庭《书谱》记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谢安和王献之的故事:
谢安索善尺牍,而轻子敬之书。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安辄题后答之,甚以为恨。
安尝问敬:“卿书何如右军?”
答云:“故当胜。”
安云:“物论殊不尔。”
于敬又答:“时人那得知!”
谢安《妻闷帖》
大致意思讲的是:谢安素来善写尺牍书,而轻视王献之的书法。献之曾经精心写了一幅字赠给谢安,不料被对方加上评语退了回来,献之对此事甚为怨恨。后来二人见面,谢安问献之:“你感觉你的字比你父亲的如何?”答道:“当然超过他。”谢安又说:“旁人的评论可不是这样啊。”献之答道:“一般人哪里懂得!”
还有,东晋时女诗人谢道韫,作为谢安的侄女,嫁给了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
谢安侄女谢道韫
谢道韫从小才思敏捷,不让须眉。一日天降大雪,谢安随口咏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长谢朗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赶紧接着道:“撒盐空中差可拟。”最后,等大家都说完了,谢道韫缓缓而言:“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氏家族的大家风范在谢道韫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展示,谢安也对这位侄女宠爱有加,并亲自为她挑选乘龙快婿,最终目标锁定在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身上。
当然,谢安的志向与功名,不是书法。
谢安《中郎帖》
谢安的职位是宰相,一个文武双全,也是一位因功高盖主埋下隐患的伟大的政治家,东晋著名政治家、宰相、书法家,名士谢尚的从弟。
谢安年轻时,以清谈知名,最初被司徒征辟,除任佐著作郎,都以病辞去,隐居于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孙绰等游山玩水,并教育谢家子弟。此后多次拒绝朝廷辟命。
文人名士们自追随司马氏避往江左之后,经历了不短的动荡漂泊日子,终于渐渐安定下来。年轻一辈的才子渐渐形成了几股团体。孙绰、王羲之、支遁和谢安经常聚在一起饮酒赋诗取乐,会稽山的兰亭就是一处他们最常去的地方。在这里,他们留下了很多令人难以忘怀的诗文。谢安传下来的诗仅有数首,在这里所做的《兰亭诗》就有两首
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
薄云罗阳景,微风翼轻航。
醇醑陶丹府,兀若游羲唐。
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
《兰亭雅集图》
后谢氏家族于朝中之人尽数逝去,才东山再起,任桓温征西司马,简文帝崩后,与王坦之挫败桓温篡位意图。
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战后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往广陵避祸。太元十年(385年),因病重返回建康。同年八月二十二日,谢安逝世,享年六十六岁,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
谢安逝世之后,民间尊奉为神祇,称为“谢千岁”、“谢圣王”、“谢王公”、“谢老元帅”、“广惠圣王”、“广惠尊王”、“广应圣王”、“广应尊王”、“显济灵王”、“护国尊王”等。唐代陈元光将军率领部队官兵入漳州时,携带谢安之香火,并尊奉谢安为“广惠王” 。而广惠王的信仰,也随着漳州人来到南洋、台湾等地。
对于谢安,后人这么评价他:
太傅臣安功勋既融,投韍高让。且服事先帝,眷隆布衣。陛下践阼,阳秋尚富,尽心竭智以辅圣明。
—王献之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李白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苏轼
我们看谢安的履历,不得不为这位名士致敬,从清淡知名,到精忠报国,胜淝水之战,到忠诚辅政,坚贞不渝。生性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不专权树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气度。以儒治国、以道互补;作为高门士族,能顾全大局,以谢氏家族利益服从于晋室利益。多名极致的性情。谢安最雅韵,当然是他的才情了。这才是文艺才子的极致。
很多人,甚至史学家都认为,中国历史,晋代最美。那个时候,名士辈出,风华绝代,晋人潇洒,不滞于物。他们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乃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建立了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
而,谢安,就是那样的人。
来自 书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