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治通鉴有意思 ───
第14篇
你觉得人生是飞得高重要,还是平稳落地更重要?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赵武灵王,治国有能,治家无方,事业辉煌,结局苍凉。
梁启超认为赵武灵王是“黄帝之后的第一伟人”。他既非开国之君,也没有统一六国的伟业,赵武灵王何德何能,会得到梁启超如此赞誉?
你可能想不到,一代英主赵武灵王,最后竟被活活饿死。
1
韩、燕皆称王,赵武灵王独不肯,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己曰君。——《资治通鉴》周纪二
公元前326年,赵肃侯薨,赵雍继位,史称赵武灵王。
三年之后,秦、韩、燕纷纷称王,战国七雄,只剩赵国不称王。(连最弱的韩和燕都称王了,赵国完全有资格称王)
赵雍说:咱们赵国没那个实力,装什么大尾巴狼,德薄而位尊,配不上名分啊。
赵雍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他还不称侯,只让国人称自己为君,这是又低了一等的爵位。
人家都给自己挂上个董事长、CEO、创始人之类的头衔,就他自己,连总经理都不写,就写一个赵国办事处主任。
曹操说:不要慕虚名而处实祸。赵雍如此低调,反而凸显出他的天大野心。
不叫的狗,咬人更凶。
赵雍自己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能够让赵国货真价实称王称霸的,就是四个字,“胡服骑射”。
其实,直到赵武灵王第十九年,才开始搞胡服骑射。
这期间,他熬死了两任秦王,秦惠文王和秦武王。他迎接在燕国做人质的公子稷,送归秦国成为新王,是为秦昭王。
后来,秦昭王在长平之战坑*了赵国四十万将士,如果赵武灵王知道后事如此,他还会不会这么积极地送嬴稷回家?
同样,当北边的燕国发生内乱之时,赵武灵王到韩国迎立公子职成为新的燕王,是为燕昭王。
秦昭王、燕昭王,两个历史名君都是被赵武灵王扶上位的,看似他更厉害。其实不然,看似有拥立之功,但那只是虚名,此时的赵国积贫积弱,一直在挨揍。
赵武灵王九年,齐败赵于观泽;十年,秦取赵中都、西阳、安邑;十一年,秦败赵将军英;十三年,秦拔赵蔺,俘虏大将庄豹。
当年战国第一强国魏国,曾经派乐羊灭了中山国。多年之后,中山国复国。连这么一个三流小国,有事没事都来赵国撩*,可见当时赵国实力多么衰弱。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复兴后的中山国,成为赵国的心腹大患,赵国两次进攻都没有成功。吞并中山是赵国崛起的必经之路,而实现赵国伟大复兴的关键改革,只有“胡服骑射”。
2
赵武灵王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
赵武灵王自知搞胡服骑射,一定会遭受百姓的笑话。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赵武灵王却自信地说:即便遭受举世嘲笑,胡地、中山,早晚成为我囊中之物。
全国施行胡服骑射,国人不愿意,公子成干脆称病不朝。反正我说不过你,回家睡觉去。
赵王派人去劝说,公子成说:“啥是中国?就是圣贤教化,礼乐文章,本来都是远方的蛮夷学习的好榜样;如今大王您,反其道而行之,让我们再穿回蛮夷之服,违背礼仪,违背人心,大王深思啊!”他的意思是:咱们进化了几千年,穿上了人的衣服,你让我们重新当猴,丢人啊。
赵王听说,亲自上门去做思想工作,痛讲革命家史:您想想,当初中山国仗着有齐国撑腰,侵略我们的土地,凌虐我们的人民,先君深以为耻。叔父啊,忘记历史就是最大的背叛,胡服骑射能打胜仗,能报仇雪恨啊。
一番劝说,公子成听命,次日就穿着胡服上殿。
从古至今都一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带头反对改革的皇亲国戚,以身作则,带头支持改革,会大大加速改革进程。与其把所有人都变成改革的阻力,不如各个分化,逐一瓦解,把他们都拉入自己的阵营,变成改革最坚定的推动者,这才是人生智慧,也是成事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