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隐龙
作者按: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都会诸葛亮的口才印象深刻;而不少朋友一定也会有疑问:诸葛亮有些话明明并不难“破”,而且还涉嫌“人生攻击”,但为什么他的对手们从来不敢正面指出,王朗甚至为此付出的生命的代价?其实《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每一句台词都是出自罗贯中、毛宗岗等人的精心雕琢,其背后隐藏了大量三国时代的历史碎片——这里有很多,都是小说不方便说,因而通过诸葛亮的台词所表达出来的。从这一期开始,隐语将跟大家逐字逐句地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话术”进行全面解析,为你揭开一段远比小说更加复杂的隐秘三国。如果喜欢的话,请一定要关注哦!后继分析将会继续连载~~
上接前文(单击进入):
首先看诸葛亮对张昭。《三国演义》中言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这并不算是夸张,赤壁之战后曹操命阮瑀给孙权写过一封书信,希望孙权能“内取子布,外击刘备”——子布是张昭的字,曹操这是将张昭视为刘备一般的大敌了。
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张昭
张昭之辞极讲排场:“既从事刘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且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氏即灭矣。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以为拂高天之云翳,仰日月之光辉,拯民于水火之中,措天下于衽席之上,在此时也。何先生自归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
在赤壁之战前,刘备的地盘实在小的可怜
这一番立论虽然用语华丽但中心单一:张昭不提大义,只讲诸葛亮投刘备后屡战屡败,才能有限并非曹操之敌。张昭知道不能与诸葛亮比拼政治立场,所以干脆只字不提;而诸葛亮并没有转移话题,而是直面了张昭的质疑:
“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此正如病势尫羸已极之时也,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至于刘琮降操,豫州实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
这一番反诘分两层。第一层是实力悬殊,失败非战之罪,而且以韩信作比,认为“一战成功”便可一洗之前的“小败”;第二层则是“人身攻击”,讽刺张昭“临机应变,百无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