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饿的小蛇》绘本内页
一下悲剧变喜剧,十分nice的神转折!很多孩子看到这儿才松了口气~
还有Margaret Wise Brown的代表作《晚安,月亮》,描写了小兔子临睡前对房间里的物品一一道晚安的情景。
记得当时陪千寻看图,我们发现随着夜越来越深,墙上钟表的时间在流逝,房间光线也越来越暗,炉火越来越弱......真的好惊喜~
▲《晚安,月亮》绘本内页
这样有意思的细节,很多绘本里都有,大家可以留心找一找。
为什么要陪孩子探索图画细节呢?
因为没有观察,就没有输出啊。
我见过太多孩子,面对同样的命题作文,观察能力强的,那真是思如泉涌,因为他洞见的东西多,能表达的也就多。
观察能力弱的,就觉得周围事物乏善可陈,没啥可写~
更重要是千妈觉得,观察还与人的幸福感息息相关。
“看见”世界和“洞见”世界,所获得的人生体验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件事 丰富形容
观察后,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对单页图画“丰富形容”。
我用卡尔爷爷《好饿的毛毛虫》举例。
▲ 图源:当当
我会问千寻:“这是什么样的毛毛虫?”
她说:“很大只的毛毛虫。”
“很大只,然后呢?”
“绿色的。”
“很大,绿色的毛毛虫,还有呢?你还看到什么呀?”
“还看到红色的脸,绿色的眼睛!”
“眼睛上面有什么呢?”
“紫色的触角。”
“触角是长长的还是短短的呢?”
“长长的触角。”
“还有呢?你看毛毛虫身体下面有什么?”
“它还有脚!”
“对,它还有脚。我们一起来数数1、2、3、4、5、6六只脚,对不对?那还有吗?”
……
就这样,光是一幅图,我们就形容了很多。
注意,接下来还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把孩子刚刚讲出来的词汇和形容,串成完整的句子。
“喔,好棒!你刚刚说你看到了一只好大的毛毛虫。这只毛毛虫有绿色的身体,红色的脸,绿色的眼睛,眼睛外面,有一个黄色的眶,它还有两个紫色的长长的触角,而且它还有1、2、3、4、5、6六只脚,它真是一只很特别的毛毛虫!”
看到这里,你会问:“这是在干嘛呢?”
这是在给孩子良好输出打基础啊。
试想,一个孩子写:“这边有一只毛毛虫,好大一只。”
另一个孩子形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