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已经上岸的过来人看到这个问题情不自禁想说几句。
首先我先亮出观点:笔试之后就应该尽早进入面试准备中!这个时间并不早。
如果非要等到成绩出来之后再开始准备面试,你就已经被竞争对手甩开差距了。
这绝对不是在制造焦虑,而是事实。
毒鸡汤喝多了很容易麻痹,不如看看这篇文章让你清醒一下。
前排提示:
全文4000多字,读完大概需要5-8min,全程干货,记得点赞保存,防止用的时候找不到!
前几天山东、江苏等地区的省考已经落下帷幕,大家看似可以轻松一段时间了。
当你还在犹豫如何备考时,你的对手已经训练好几回了!
面试就是时间紧,任务重,关键很可能你的对手已经开始全力以赴备考了。
所以,该备考备考,抓紧时间进入备考状态才是正解!
有时候我们不是输在分差上,而是输在准备上!
说回自己,坐标四川,上岸统计局,面试分数81分。
上岸后的前半年是适应期,每天都有整理不完的表格,越到年底就越忙。
但适应了之后就还好,只要能提前完成工作,就可以在办公室喝茶看报了。
废话就不多说了,接下来详细说说我从笔试结束后到面试前做了哪些准备。
一、面试备考误区
1. 答题套路痕迹严重
“我觉得题目中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辨证地去看待”“领导能把事情交给我,这是对我的信任”等等,这些话很容易出现在大多数人的口中,然而这是考官最烦听到的内容。因为太多人说这些话了,是模板化的表述,很难体现出我们的活力和真诚。
2. 过度使用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如果使用得当,确实可以增加语言的震撼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如果盲目套用,使用得太多太杂,则会造成堆砌的感觉,也容易让考官觉得冗繁乏味。
面试的本意是选择出适合岗位的优秀干部,并非死记硬背的机器人,所以引用名言警句要适当,不能太多。一般情况下一个要点用一句就可以体现水平。引用的内容尽量维持在三句话以内,太长的我们也记不住,容易在答题过程中遗忘细节。
3. 内容不充实
很多人准备面试中的回答很空,其本质原因就是套话说得太多了。这是很多人在准备面试中经常犯下的错误,面试班的老师也会扔给我们一大堆要背的万能模板,比如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其实这些内容本来没什么,总结出来的内容是可以使用的,但总有人会在答题过程中出现全部照搬,这样就很容易被发现是在背,而不是真的在分析问题。
那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自己要勤于思考,不要照抄照搬。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审出题目的关键信息,明确这道题目的个性化思路,切不可题题一个样。要做个有心人,杜绝投机取巧,不要白白浪费备考时间。
4. 不要纠结措辞
可能很多人纠结自己说话内容的质量,认为大白话会显得很没有水平。
这是大错特错的,公务员日常工作中说话和普通人没有太大的差别,语言只要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即可,有时候大白话也是可以很有质量的。面试考察的是我们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必太在意所说辞藻是否华丽。保持流畅即可。这些在平时的练习中就应该多多注意,语言的习惯短时间内只能稍作修改,不可能完全改变。
5. 不关心时事,不注重积累
不乏有人准备面试中只注重面试技巧,不关心时政。这点是不行的!关心国家大事是作为公务员最基本的要求。可以平时就多关注主流媒体的官方公仲号,或者大家申论积累用的人民日报、半月谈的时评文章要继续坚持看。
从面试备考的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应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尤其是参加省考面试的伙伴,要对当地的政策和时事重点关注,在答题中也可以用自己的积累素材填充答题框架,让回答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同时也能展现出自己的政治素养。
二、面试的具体过程
打基础阶段---粉笔面试的经验 面试晨读集萃
理论基础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准备面试的第一步。起码在成绩出来之前,要对面试有一个全面且详细的了解。先不着急报面试班的,拿着粉笔面试的经验打好基础再说。粉笔的这本面试基础教材的知识点非常全面,很适合面试小白使用。所花的时间并不长,如果想认真看完一周的时间足够了。教材中除了有详细的基础知识,还有每个题型的答题思路讲解。
个人认为答题思路这块可以简单看看,但不必深究。因为教材中的答题思路只是一个非常宏观的框架,不具有实战性,真的遇到题目是用不上的。
其次就是要坚持每天早上出声朗读,要张口练习说话。这个阶段不用练习真题,但一定要保持语感。我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粉笔晨读集萃,出门到小区附近的公园大声朗读。一开始我还会有点不好意思,毕竟早上出门晨练的大爷大妈们还是挺多的。后来逐渐练就了一张厚脸皮,不怕当着人开口说话了,这其实也算是一种心理素质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