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后,他在春华葳蕤的时节,写下另一首《春望》。那时昔日开元盛世不再,煌煌帝都繁华不再,长安城一片荒芜,只有满目疮痍和遍地烽烟。四十五岁的杜甫泪落满襟,他无法直视这一切,每一朵花开,每一声鸟啼,都让他触目惊心。他已经不是21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精神小伙,他觉得他的心老了,他再也写不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句子了,当年壮志已成荒唐一梦,此时他的内心只有乱世的悲苦与饥肠辘辘的乡愁。
他定定神,一字一顿地吟出: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和《望岳》一样都有一个“望”字。与《望岳》不同,杜甫这时望见的只有叛军猖獗,长安沦陷,生民涂炭。盛唐已是昨日浮云,自己也如蓬草无依。怎能不让人唏嘘感怀!
《望岳》和《春望》是杜甫人生的两个重要节点,也是杜甫诗歌中两个关键的坐标。它们就像杜诗天宇下两颗闪耀的双子星,同样是千古名篇,同样是春天的凝望,却形成一种巧妙的对比和的落差,这种落差就是盛唐的兴衰。
其实杜甫《望岳》总共有三首,分别写于杜甫的青年、中年和老年时期。只有这一首写于青年时期《望岳》才能和《春望》形成前后呼应,让我们从一个诗人的悲欢际遇来直观地看到安史之乱对王朝的影响。
青春,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阶段,杜甫也不例外。最近一则关于“后浪”的演讲在网上激起了大家热议,如今青年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自由追逐自己的梦想。但随着慢慢长大,生活和时间会逐渐把那种年少轻狂给渐渐冲刷掉。杜甫也是如此,在山东的少年悠游生活,随着父亲去世、随着困守长安近十年,随着安史之乱,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也被现实打败,当他慢慢老去,那一首“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让人莫名心疼。
关于诗圣杜甫,你现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了吗?欢迎一起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