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小亦(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亲爱的爷爷,发发上帝那样的慈悲,带着我离开这儿,回家去,回到村子里去吧,我再也熬不下去了。——契诃夫《凡卡》
当“小孩”这个词出现在我的脑海时,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需要人照顾并且时常脸上洋溢着笑容的天真模样,他可以肆无忌惮地要求父母给他买各种礼物,也可以在不遂他愿时放声大哭,在我看来一个懂得如何诉求情感的孩子才是最理智的孩子,但如果一个小孩曾经很努力的向远方的家人诉求自己的理想和情感需求,到头来却发现那只是一场梦,那会是怎么震慑人心呢?
小说《凡卡》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九岁男孩凡卡趁老板一家和师傅们外出的机会,他把自己的当学徒的遭遇写给告诉爷爷,希望爷爷带他回到家乡的美好愿景。
在“契氏”小说中《凡卡》比较具有特色,全文以写信为主体构造小说线索,没有多余的书面评论,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通过凡卡幼稚的幻想揭示了作者对上流社会资产阶级的批判和讽刺以及对小人物的同情和悲悯,一封书信背后承载了9岁男孩凡卡的悲惨人生经历和对梦想的追求。
本文将通过人物塑造、隐喻内涵、物象美学角度剖析《凡卡》的无声呐喊,并对其折射的现实意义进行思考 。
- 人物塑造设置“暗示性”:通过“老爷”、“掌柜夫妇”、“师傅”寓意型细节设定升华潜藏内核
- 隐喻内涵:通过幻想与现实的艺术对比手法,诠释人物的情感多维度
- 物象美学:通过“鲇鱼”、“泥鳅”、“炉灶”揭露小人物的命运走向
契诃夫在《凡卡》中塑造了比较多的人物形象,比如正面形象的妈妈和凡卡的玩伴凡奥尔迦·伊格纳捷耶芙娜小姐,负面形象有“老爷”、“掌柜夫妇”、“师傅”他们各自为了利益或是“不平等”的身份歧视,使凡卡在“生不如死”的生活泥潭中渐渐感受了黑暗和灰心,也导致了凡卡求助爷爷的主体事实。
一、老爷
凡卡曾经跟着母亲在老爷家做事,后来母亲去世了,老爷就把他送到仆人的厨房和爷爷在一起,没多久,老爷就将他送到莫斯科的鞋铺里当鞋徒。
老爷为什么要送走凡卡?我觉得原因有二点,一是,因为凡卡的母亲去世了,再也不会给老爷家制造劳动成果,母亲的岗位也会由他人来替代,那么她的儿子自然就要离开原来的附属“岗位”,也间接说明了凡卡在老爷家的地位是由母亲决定的,现在母亲去世了,他就更加没有“利用”价值了;二是,凡卡从玩伴的身份直接降到厨房里的仆人和年迈的爷爷一起睡,9岁的孩子在厨房能够做什么,显然是什么都做不了,而老爷需要提供他的一日三餐,对他而言这是一笔不公平的交易,所以只能送出去当学徒。
二、老板夫妇
凡卡在摇摇篮里小娃娃时,不小心睡着了,老板用师傅们干活的皮条恨恨地抽他,老板娘叫他*鱼,要求从尾巴开始动手,这样过分的要求,我们成人在处理鱼时经常都招架不住,更不用说还是小孩, 当凡卡拿出鱼时,鱼肯定会滑出手掌,掉到地上,凡卡捡起来再次滑回到地上,如此反复,肯定会遭来老板娘的嫌弃,她就直接用青鱼撮凡卡的脸。
前几天老板用鞋楦头打我,把我打得昏倒在地,好不容易才活过来。
老板夫妇为什么要欺负一个9岁孩子,我觉得原因有二个,一是凡卡还是小孩,在遇到很多事情时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去面对,所以在老板夫妇心中,凡卡是“不称职”的学徒,二是人性的冷漠,从凡卡被老板娘搓脸到被老板打晕在地,都只能说明资产阶级贫富分化下的人性之冷漠和对身份的歧视,剥削者永远是高高在上,而被剥削者只能任凭他们压榨。
三、师傅
师傅们总是逗趣凡卡,打发他做一些跑腿的琐事,还怂恿他偷东西。万卡只是学徒,在师傅们心中有这样的想法:我是师傅,你只是个学徒,师傅的话永远都是对的,作为学徒你必须无条件接受。由此可见,师傅们对凡卡的身份歧视。
不管是从利益点出发还是身份的歧视都可以看出,高高在上的“大人们”存着严重的道德缺失观念,那就是利己主义。
利已主义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基本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作为思想、行为的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
利己主义一词源于拉丁语ego,意为“我”。利己主义思想产生于私有制社会,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先秦时期(前21世纪~前 221年)的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主张,是古代利己主义思利己主义想的典型。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利己主义被发展成为一种系统完整的道德学说。
资产阶级的思想家T.霍布斯、B.孟德维尔、C.A.爱尔维修等人,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把几千年来剥削阶级信奉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道德观念,看作是人的不变的利己本性,并作为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
一个9岁的孩子在这群“大人”面前,真的没有一点人格自由和生而为人基本的权利,他知道,能够给自己带来自由和生的希望便是爷爷,凡卡的命运在一步步的逼迫和压榨中渐渐走向自我的救赎,逆境中的凡卡开始寻求唯一的亲人爷爷的帮助,他希望爷爷能够带走他,帮他解脱的困境,回到乡下。
02隐喻内涵:通过幻想与现实的艺术对比手法,诠释人物的情感多维度凡卡趁掌柜和伙计们外出,偷偷拿出笔和纸给爷爷写信。信中凡卡幻想了很多美好的愿景,契诃夫通过幻想与现实的艺术对比手法,诠释了凡卡的情感多维度。
一、通过对“家乡”的幻想,隐喻着对亲情的渴盼
凡卡希望爷爷带走他,只要能回到爷爷的身边,他什么事都会干,自己长大会养活爷爷的,不会欺负爷爷,也会向祈祷妈妈一样祈祷爷爷。
此时的凡卡很冷,他的脚上却没有穿鞋子,从凡卡对回到家乡的美好企盼与冰冷的现实对比,揭示了凡卡回不了家乡的事实,也体验不到亲人的温暖,身上的冷会一直持续着。
二、通过对“美食”的幻想,隐喻着对生的希望
凡卡在给爷爷的信中,谈到了自己生活的城市莫斯科城的现状,富人很多,狗也不凶,街上的店铺挂着他喜欢的美食。
肉铺里有松鸡,有沙鸡,有兔子,可是这些东西是从什么地方打来的,掌柜们都不肯说。
从肉铺中食物的展现与凡卡在老爷家的糟糕的生活状况:吃的东西根本没有,好吃的只能老板夫妇吃两者进行相比,揭示了凡卡对美食的渴求;从掌柜的不肯告诉美味的由来,可以看出凡卡是一个在富人区被人瞧不起的穷孩子,对于一个穷人来说,温饱是眼前最大的生存问题,凡卡希望得到老板回复,而老板却不告诉他,也寓示着凡卡的生存问题将永远停留挨饿的阶段。
三、通过对“礼物”的幻想,隐喻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凡卡向爷爷讲述了莫斯科城里小孩们庆祝圣诞节的仪式,他希望在爷爷在老爷家挂出有糖果的圣诞树时,帮他借着玩伴凡奥尔迦·伊格纳捷耶芙娜小姐的玩伴的名义,要一个金纸包的核桃。
文中出现了两次圣诞树,第一次是凡卡在老爷家时亲手帮忙装饰的圣诞树,凡卡因为小姐的关系可能触摸得到的,也可以感受到欢乐的喜庆;第二次是街上商店的橱窗里,凡卡只能远看不能触摸,文中“圣诞树”是富人生活的隐喻,而凡卡希望爷爷代自己向老爷家的小姐索要礼物,但是老爷家的小姐根本就没有主动权,否则凡卡也不会因为母亲的去世,而被老爷先送往厨房再送去别人店里当学徒。
从凡卡对信中“礼物”的幻想与现实中自己在老爷家的地位和当下的处境相比,揭示了凡卡的心中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将很难实现。
契诃夫通过凡卡写给爷爷信中的三个幻想——回到家乡、美食、礼物(亲情、对生的希望以及向往的生活)与现实中的处境相比,可以看出凡卡对未来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可是这终究是幻想,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多,现实中他的困境不堪一击。
03物象美学:通过“鲇鱼”、“泥鳅”、“炉灶”揭露小人物的命运走向物象即是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
物象就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在凡卡简短的书信中,通过对“泥鳅”、“鲇鱼”、“炉灶”的物象描写,揭示了小人物凡卡悲惨的命运走向。
一、泥鳅
爷爷的两条狗,一条老母狗一条小公狗“泥鳅”,其中“泥鳅”虽然看过去对人恭敬,却最狡猾险恶。
在它的恭顺温和的后面,隐藏着极其狡狯的险恶用心。任凭哪条狗也不如它那么善于抓住机会,悄悄溜到人的身旁,在腿肚子上咬一口,或者钻进冷藏室里去,或者偷农民的鸡吃。它的后腿已经不止一次被人打断,有两次人家索性把它吊起来,而且每个星期都把它打得半死,不过它老是养好伤,又活下来了。
契诃夫通过“泥鳅”的双层物象即恭敬又狡猾,我觉得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泥鳅的狡猾险恶,寓示着凡卡生命中遇到的“大人们”如泥鳅一样狡猾险恶,二是,通过泥鳅对人的恭敬态度,揭示了凡卡在当学徒期间对资产阶级的最真实的样子,生活如狗一样,对主人恭恭敬敬,即使被打得半死,养好伤后又继续被打,却又不得不活下去的本质内涵。
二、鲇鱼
有一回,我在一家铺子的橱窗里看到有大小小的鱼钩卖,能钓各种各样的鱼,都带着钩线,能鱼钩能吃重,有一种鱼钩甚至能挂住一普特重的鲇鱼。
契诃夫为何刻意安排在橱窗里的鱼钩上挂的是鲇鱼呢,这只“鲇鱼”的出现其实是凡卡的物像。
鲇鱼即鲶鱼(Silurus asotus),属于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鲇形目的一种鱼类,生活在河湖池沼等处,白昼潜伏水底泥中,夜晚出来活动,吃小鱼、贝类、蛙等。
凡卡与鲇鱼一样,白天在糟糕的环境下生活,受人监控和欺凌,晚上才出来活动,才敢给爷爷偷偷写信。
三、炉灶
凡卡把信送完之后,梦见了爷爷在炉灶旁给厨娘们念信,爷爷已经六十五岁高龄了,却是个不正经的老头儿,经常逗乐女仆,还在厨娘身上动手动脚,如此品性的爷爷怎么可能接凡卡回去呢,炉灶里面生的是火。火,是一个矛盾的象征体,它可以取暖,照亮一切,也能带来痛苦、毁灭和死亡,而契诃夫并没有在文中体现出火,说明了凡卡的希望不会被照亮,而是破灭。
通过“泥鳅”、“鲇鱼”、“炉灶”三个物象,揭示了凡卡的人生三个阶段:经常被打——晚上偷偷出来写信——愿望破灭三个阶段,小人物的命运一步步逼向现实,也展示出了凡卡的无声呐喊,这呐喊是冰冷的,透到心底的那种冷,在冷的背后,却也告诉我们关于人生的一些启迪。
04结合契诃夫的经历,通过《凡卡》给我们的人生启示个人觉得,小说《凡卡》是契诃夫小说中批判性和讽刺性最强的小说,就连最后凡卡在信封上写下“寄给乡下的爷爷收”,一个懂得写信的孩子,却不知道寄信地址,这是何等的讽刺,也注定了凡卡走不出人生困局。
醉醺醺的马车夫赶着铃声叮当的三套马的邮件,会把信箱里的送到全国各地。
一个喝醉酒的马夫,会把信件安全送往全国各地吗?显然是不能的,生活中一个喝醉酒的男人常常是失去理智的,要么倒头睡觉,要么发酒疯,哪还会顾得到送信件的工作呢,隐喻着凡卡的信件将永远送不出去,再现了“小人物”的不幸,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每个作家笔下的人物都有着自己的灵魂,一些小说中的人物或许作者的亲身经历,又或许是身边人的经历,艺术往往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但从契诃夫幼年的经历中,我们可能找出小说《凡卡》的人物原型。
契诃夫1860年1月29日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一个小商人家庭,祖父是赎身农奴,父亲曾开设杂货铺。
1876年杂货铺*,全家迁居莫斯科。只有契诃夫只身留在塔甘罗格,靠担任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和继续求学。
契诃夫的祖父是赎身农奴,而凡卡65岁的爷爷还在老爷家当守夜人,可见爷爷也是属于“农奴”,凡卡在鞋店的经历,则是契诃夫从自己父亲开设杂货铺的经历中提取的素材,重新构造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升华。
凡卡的不幸是时代的产物,在贫富分化的两极,契诃夫通过凡卡的遭遇来批判资产阶级的冷漠和自私自利,凡卡只是底层小人物的缩影。底层人物想要改变生存状态只能不停地受人压迫和欺凌,为了糊口生存只能委屈求全,就像契诃夫年轻时的经历,一边打工一边维持生计和求学。
或许,在《凡卡》背后,契诃夫是想告诉我们小小年纪的凡卡遭遇了众多的困难和欺凌,都不曾向现实低头,积极寻找能够给他带来人生希望的爷爷,他知道爷爷的品性,却坦诚地告诉爷爷:我想回去,只要能回到家乡,我什么都可以干。
凡卡的不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一个小孩纵然有如此高的人生觉悟,而我们大人们在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曲折又怎能轻言放弃呢?应该像凡卡一样脚踏现实,心怀希望,努力通过自我有限的能力寻找人生中的那些光亮,生活虽苦,却也能甘之如饴 ,因为只要心存梦想,没有到不了的远方。
参考资料:契诃夫:《凡卡》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
作者:程小亦 85后榕城女子,心理学爱好者。热爱文字,愿在笔端的大千世界书写平凡中的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