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全文赏析,沁园春·雪的全文赏析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7-30 23:09:24

他正从遥远的地平线向我们走来,他目光炯炯,他神采奕奕,他步履匆匆,他以胜利者的姿态,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诗的远方。*波澜壮阔的一生始终与中国革命融为一体,*思想、*著作和*诗词以及他带领中国共产党打下的社会主义红色江山,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诗词是独具风神的艺术精品,是伟人*对中国历史和民族命运进行深情的观照、痛彻的领悟和独特的审美以后,用他那如椽巨笔所作的艺术再现。

《沁园春·雪》

第二十四期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威震诗坛的《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全文赏析,沁园春·雪的全文赏析(1)

播 出 平 台

贵阳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

(FM88.9)

贵阳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

(FM102.7)

贵阳广播电视台旅游生活广播

(FM90.9)

播 出 时 间

7月8日(周一)19:30

《沁园春·雪》是*所有诗词中水平最高、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扛鼎之作,也是古今中国诗词的压卷之作。

1936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即开始巩固抗日根据地。2月,*在清涧县高点村附近的袁家沟适逢一场大雪,禁不住诗兴大发,一首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的《沁园春·雪》喷薄而出(唱):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最早发表于1945年11月1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建国后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上阙描写雪景。诗人倾注满腔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辗转腾挪,中央红军终于冲出绝境,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此时此刻的心境是愉悦舒畅、昂扬振奋的。眼前的这场雪景,宽广高远,本来安静的景物在他眼中呈现出蓬勃的动感,充满生命的活力,这显然是一幅蕴含着胜利者主观情绪的“物我之景”。

下阙评古论今。在上阙雄奇壮丽的景物描写之后。历数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封建帝王之卓著武功,指出他们在个人才艺和治理国家方面的不足,最后斩钉截铁地宣称:古代历朝霸主都已成为历史的过往,真正的英雄豪杰还得要看当下为真理而斗争的革命者。

*的《沁园春·雪》是中国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惊天巨响,一经面世就轰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从这首词的发表和传播,就可看出其影响之宏大,意义之深远。

1945年8月28日,抗战胜利后,*偕*、王若飞等由延安飞抵重庆,和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8月30日,*在寓所“桂园”宴请民主人士柳亚子、王昆仑等人。柳亚子早闻*雄才大略,深谙诗词之道,便趁机向*索要诗词作品,*便把九年前写的《沁园春·雪》书赠柳亚子,并随诗附注:“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柳亚子欣喜万分,深为毛词那磅礴的气势、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思想和非凡的诗意所折服,禁不住称赞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未能抗,况余子乎?”不久,他就根据*的《沁园春·雪》作了一首和词,并于11月11日在《新华日报》发表。

柳亚子的“和词”一发表,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们希望拜读*的“咏雪”原作,很想看看这位被蒋介石五次围剿、并且越剿越强大的*,究竟是何方神圣。于是,重庆《新民报晚刊》编辑吴祖光四处奔走,把三个传抄本凑合起来,终于得到一份完整的《沁园春·雪》。他如获至宝,称赞*这首“大气磅礴”的咏雪之作“睥睨六合,气雄万古”,是“可遇难求的最精彩的稿件”,于是在该报副刊《西方夜谈》的显要位置,以《毛词·沁园春》为题隆重推出,并配发了一段热情洋溢的按语:“毛润之先生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不久,重庆《大公报》因势而动,将柳亚子的“和词”和*的原词编在一起,以醒目版面再度发表,又一次引起人们争相传阅。随即山城各大报纸竞相转载,同时还发表了很多文人的步韵、唱和之作以及评论文章。

《沁园春·雪》见诸报端,顿时轰动重庆山城,其影响也随之波及全国,国民党当局深感不安。

想当初蒋介石电邀*来重庆谈判,其动机就是要在舆论上制造国民党呼吁和平的假象。现在皮球已经踢到你*脚下,你若不来,就说明你不要和平;你若敢来,我就以国家“正统”的名义招安你这个“山大王”,你只有俯首称臣,服从政府管辖,才有合法地位。

看如今*勇闯龙潭虎穴,“鸿门宴”正席还没上桌,没曾想这《沁园春·雪》已经先声夺人,把“共匪”这个“山大王”的气势闹得震天动地。这种情况不得不叫人犯疑:

共产党领袖*水平如此之高,国民党领袖蒋介石水平如何?

于是,国共两党除了军事和政治上的较量之外,又上演了一场与*《沁园春·雪》“试比高”的闹剧。

蒋介石问他的高级幕僚、国民党著名的文胆陈布雷,《沁园春·雪》是不是*所作?

陈说是,而且气度不凡,有气吞山河之感,不愧为古今诗词精品。

蒋又问,难道就没什么问题?比如音韵和论古方面。

陈说没什么毛病。

蒋愤然说,我看他*有帝王思想,他想复古,想效法唐宗宋祖,称王称霸。

陈说,这个确实有。

蒋说,那你赶紧组织一批人,批判他的帝王思想,让国人知道他*来重庆不是为和谈,而是为称帝来的。

于是,国民党一批御用文人以“唱和”为名,以“反帝王思想”为幌子,在《中央日报》《和平日报》《益世报》等报刊上连篇累牍地围攻*的《沁园春·雪》,此类“和词”近30首,文章10余篇。1945年12月8日-12日,《大公报》连载主笔王芸生的《我对中国历史的一种看法》,用这篇长文攻击*在《沁园春·雪》中流露的“帝王思想”。

国民党在军事上的“围剿”未能打垮*,现在又发动了对*的文化“围剿”。充当急先锋的不仅是身居高位、把持全国文化宣传阵地的高级御用文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还要求全国能吟诗填词的国民党员写作《沁园春》,并在南京、上海等地约请擅长诗词的“高手”,专门针对*的《沁园春·雪》进行所谓“唱和”, 然后挑选几首“佳作”以国民党主要*的名义公开发表。企图在意境、气势和文笔方面把*的《沁园春·雪》压下去。

客观地说,国民党御用文人中不乏学富五车的教授,也不缺才高八斗的诗家,但他们不具备*那样的人生经历、政治智慧、人格魅力、渊博知识和诗词气象。结果到国民党溃逃台湾时也没弄出一篇能与*大手笔相媲美的东西。蒋介石及其手下那一伙御用文人针对《沁园春·雪》自导自演的闹剧,充分暴露了他们对*诗词羡慕嫉妒恨的猥琐心态。

当陈布雷捧着一大摞征集来的唱和之词请蒋总裁挑选时,蒋总裁气愤地说:“你们的词,带有一股从棺材里发出来的腐臭味,怎么能和*比!”

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重庆谈判》再现了这个场面:恼羞成怒的蒋介石把那些诗稿狠狠甩在桌上,垂头丧气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