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学三年级之后,开始正式接触作文。有些孩子望文生畏,作文越写越差;而有些孩子却把写作当成了一种爱好,作文越写越好。
那么,我们要怎么去引导孩子克服害怕写作文的心理障碍,学会写作文,喜欢上写作文呢?
大家都知道,要想真正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大量的、有深度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比如我女儿把写作变成了一种兴趣爱好,且越写越好,这主要是受益于长期的阅读。但如果孩子没有大量阅读的基础,而写作文的时间又不等人,该怎么办?
在作文起步阶段,我们家长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指导孩子,这样至少能把孩子引入作文的大门,减少孩子写作的烦恼。
当然,从长远来看,还是要以高品位的阅读来带动写作,这才是治标又治本的做法。
01 帮助孩子整理写作思路,画出简单的作文思维导图对待完全不会写作文的孩子,我们家长应当先做好第一步:帮助孩子整理写作思路,并画出简单的作文思维导图。
有些孩子不知道自己应该写什么,不知要从何处下手。可以说脑袋空空如也,即便写出来,那文字也是干瘪乏味,毫无美感可言。
一般小学生的作文基本上都是记叙文,也就是“讲故事”。
讲故事无非就是把一件事情的发生和经过讲清楚,这就涉及到写作“六要素”的概念,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经过、起因和结果。家长应该让孩子把这六要素都记在脑子里,让他至少能根据“六要素”写出点东西来。
在写作文之前,我们可以根据作文题意要求,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边听边在纸上简单画出思维导图。
例1.写人物
以写《我最喜欢的人》为例,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先确定你喜欢的人是谁?跟自己是什么关系?
搞懂了这一点之后,接下来再让孩子想一想他(她)的外貌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再让孩子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他(她)?
最后让孩子回忆一下有哪些事情让自己印象深刻?
把以上这些内容串在一起,其实就是一篇作文了,如果再进行修改润色整理,写出一篇好作文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例2.写风景
以写《秋天的校园》为例,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说一说这是什么地方?这是什么季节?
然后再让孩子说一说校园里有哪些主要景物?这些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最后再让孩子们说一说看到这校园秋景有什么感受?
当孩子顺着我们的引导一一回答出问题之后,我们就可以告诉孩子:你说出的这些内容,就可以把它转换成文字,这就是一篇像模像样的作文了。这种训练方式多了之后,孩子就不会像从前那样畏惧写作文了。
02 帮助孩子写出“起承转合”的关键词语,再让孩子填充如果孩子悟性有待提高,无论家长怎么引导,还是写不出来,那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按照某篇作文的行文思路,给孩子写一些衔接文章内容的提示性关键词句,或者勾勒出一个简略的思维导图,让孩子按照提示把文章空余部分填补完整,再串起来,就构成了一篇作文。这在作文启蒙阶段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写作文主要考查的就是孩子的词汇量和连贯性。想让孩子扩充自己的词汇量,我们家长不妨引导孩子多阅读,让孩子从书中学到更多的词汇。孩子一旦掌握了丰富的词汇,写好作文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03 把关键句子写得更有文采如何引导孩子把作文写得更富有文采呢?除了引导孩子大量地阅读之外,在当下还要引导孩子把作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拓展,写得更详细、更具体、更丰富。
其中“语句扩充法”,能够让孩子在分析和思考中把“话”写得更为丰满一些。
比如,孩子在写作文《春天来了》的时候,有一句是“小草长出来了”。针对这句话,我们可以向孩子提出以下这些问题:
- 1.什么颜色的小草呢?
- 2.它从哪里长出来的?
- 3.你觉得它在春天里生长高兴吗?
- 4.如果不用“长”字,你还能想到更好的词汇吗?
孩子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扩充写出一段话:春天来了,绿油油的小草从泥土中钻出来了,好像在开心地说:“太好啦!我想要快快长大!”
我们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玩类似上面这样的简单小游戏,给孩子一个简单的句子,让他们联结起一个更有文采、语言也更为丰富的句子;或者是经常鼓励孩子口头编故事,编的次数多了,孩子的故事也就越编越好了,在无形之中就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结语当我们发现孩子写不出作文时,作为家长不要光顾着催促孩子快快写,孩子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指导,我们家长就算是拼命地催促,孩子也大抵是写不出来的。
我们不妨在引导孩子阅读的同时,再对写作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用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来帮助和引导孩子写作。从入门级的写作,发展到进阶级的写作,最后再发展到高阶的写作,这样一步一步帮助孩子打破“写作难”的固有认识,从此不再害怕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