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时代是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困难已经彻底变了。就在三四十年前,人们获取知识的困难还在于咨询量匮乏,那时候的人很难得到几本像样的书来看,一来买不起,二来市面上能够不受限制流通的书也不多,在那个时代里渴望知识的人们得到一本书恨不得翻来覆去的看,还要互相借阅互相传抄。当今世界人们获取知识最大的难点已不再是资讯匮乏而是资讯泛滥,每人每天能够获取的咨询铺天盖地。在这样的时代里想要增长知识除了要会“做加法”还要会“做减法”,学会过滤掉那些低质量的无效信息。
今天中国人获取知识的途径已不单是通过书本和课堂了,移动互联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专家们把我们的这种阅读方式叫做“碎片化阅读”、“文化快餐”。
就拿小编来说吧,我订阅的历史类公众号就多达几十个,每天的更新速度远远超过我的阅读量,这其中不乏有能让人“涨姿势”的好文,也确实有很多文章是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网络,在花钱就能出书的今天,即便是公开出版发行的历史类读物,也不乏有很多内容是胡说八道的。这就要求喜爱历史的朋友们练就一副“火眼金睛”来识别好坏,这样才能获取优质可信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网络上常见的那些“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文章都有哪些普遍性特征。
特征一:有“巨大的突破性”和“颠覆性的成果”
不断质疑前人的结论才能得出具有突破性的新结论,这本是个好习惯,但学术上的突破是可遇不可求的,很多历史学家皓首穷经都没能得出什么具有颠覆性的成果。今天大家随便刷一刷网上的历史文章,一言不合就称自己颠覆了流传千百年的认识,声称某些被人们公认了很久的观点是无稽之谈,如果你读到这样的关键词那你就要小心了,好比在街上遇到一个郎中跟你说他的膏药能治疗癌症,你千万不要轻易相信他。
大家想想看,颠覆了延续几千年的错误认识!这种成果在史学界的地位就相当于伽利略推翻了亚里士多德或者“日心说”推翻“地心说”在物理学界的地位一样,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如果有人得出了这样的突破性成果,绝对能够获得“国际史学会积家历史奖”(该奖项被称为史学界的诺贝尔奖,至今还没有中国人获得过),最不济也一定能拿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资助。即便是普通的历史爱好者能够得出对史学界有如此重大贡献的成果,都有可能被知名大学历史系特聘为教授,总之这种成果出现在公众号里的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除非是那种转述学术界重要新成果的文章,例如“据某某专家或机构的最新研究,找到了秦始皇他爸爸是吕不韦的铁证。”
特征二:大段的逻辑推理
相信大家经常能看到很多历史类文章,看似观点很新颖,但是这个观点不是靠史料或史实来支撑,而是靠逻辑推理。往往还会有一些不明真相的读者会给出“逻辑推理很合理”的好评。
其实在历史学科里,逻辑推理是个相当不专业的硬伤,这叫做“想当然”。如果学历史的人写论文,大段大段地写逻辑推理,一定会被导师骂得狗血淋头。即便不是历史专业出身,至少学过高中历史的人大概都知道四个字叫“论从史出”。
说白了无史实的逻辑推理就是作者在凭空想象,如果高中生在答历史题的时候整道题都在写自己的想象,那不用说高考,恐怕连会考都通不过。这并不是说作者不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观点要站得住脚一定要靠证据,不能靠推理。
历史学是一门非常讲究证据的学科,依赖证据的程度仅次于法庭。它不是哲学,不是一门思辩的学科,是不能靠逻辑和想象来下结论的。
如果有人要写一篇文章论述“小明是个坏同学”,那他下面就要写:第一,小明掀了女同学裙子,小红可以作证;第二,小明抄了小亮的试卷,小亮的试卷就是证据;第三,小明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小刚的日记里有记载……这样才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如果这个人写文章论述“小明是个坏同学”,然后接下来写的理由是诸如什么“大家设想以下……”、“假如……”这一类的句式,那大家就应该鼓励小明去法院起诉这名小编诽谤。
当然,并不是说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文章都是不可信的,很多历史问题往往没有留下足够丰富的史料,这就需要在研究过程中以已有史料为基础做一定的推理和假设,但是这样的结论一定不是那种必然的句式来表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