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版的“结拜手续”
那么,个人结拜的原因是什么呢?
小说中通常的表述是“意气相投”,这个因素不能说没有,不过从社会结构分析,这种结盟实际是一种“伦理关系的补充”而不是私人的一时冲动,中国古代基本经济体制是“小农经济”、基本政治制度是“大一统封建皇权制”、通行的意识形态标准是“儒家宗法制度”……这种制度下,基本的联系在于血缘,其次是婚姻,至于非血缘人之间的联系呢?宗法伦理的构建很弱,但是一旦出现什么社会变动,底层如果要团结起来构建命运共同体时,自然需要其它仪式补充,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结干亲”的行为。
结拜仪式可不同于小孩子过家家,这是有相当严肃性的一种仪式,这等于是向整个社会宣布“自己的另一重社会属性”,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义缘”关系已经被广泛承认的,一旦背叛,那将被全体社会视为“背信弃义”之人。
武侠小说中的结拜可是相当“潇洒浪漫”
那中国古代结拜的都是哪些人呢?“结拜风俗”最盛行的其实并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农民的社会关系相当简单,且绝大多数都靠宗族维系,不需要额外加强;当然更不可能是朝廷官员,这些人唯恐背上一个“结党”的名声,怎么还敢结拜,嫌弃皇帝的刀子不够硬?乱认义子的蓝玉后来啥下场?他们之间沟通关系是有其它方式的;最盛行“结拜”风俗的是一些“社会人”,比如一些商人,出于利益需要,一些长期合作的伙伴就会结拜成兄弟,以增进双方关系,明清时期中国全国市场渐渐成型,商帮开始出现,很多商人联合自强,往往就会进行结拜。
“在安定的乡村秩序解体过程中,被排挤出来的孤立无援的个人为了在竞争社会里生存下去,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构建新的客观性的整体秩序,而是必须结成基于血缘一体感的人际关系”——《明清交替与江南社会:17世纪中国的秩序问题》,岸本美绪。
那么,朝廷对这所谓的“义缘”是什么态度呢?答案不用说:反感。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源于秦朝,秦朝政治制度成型于商鞅变法,而《商君书》中最经典的一句便是“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对于社会上的组织结构,朝廷是有天然的敏感性的。在专制巅峰,又有满汉矛盾的清朝,官方甚至命令禁止结拜,顺治年间,朝廷明确规定:凡歃血盟誓、焚表结拜弟兄者,著即正法。但是能完全禁止住吗?当然不能,不是说不想,而是朝廷能力有限管不过来,封建时代的国家机器根本没有能力管理那么细,一般老百姓就是结拜了,官府也不至于深究,地方官谁也不想给自己找事。
不过,这使得结拜更加隐秘化了,于是“结拜”渐渐有形成“结社”的趋势,清末民国时局动荡,江湖绿林四起,很多都有“结拜”的影子。民国时期的结拜非常盛行,最著名是就是奉系缔造者张作霖与汤玉麟等豪杰的结拜,甚至蒋介石都和冯玉祥交换过金兰谱。当时的很多商家大肆印刷销售金兰谱,很多都流传到现在。
蒋介石和冯玉祥的金兰谱,这两位有没有真正的“兄弟感情”,大家自己理解吧
不过,这个时候的“结拜”意义事实上已经有一些淡化,对于大部分结拜的人,尤其是上层来说,感情因素、意气相投等基本不存在了,通常都是纯粹的利益联合。
那今日的“结拜”风俗为何淡化了呢(今天的“结拜”习俗并没有完全消失,但其重要性,严肃性,对个人的意义等则极大减弱)?这实际上是因为社会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早已经告别了封建农业时代,这造成很多影响,首先是政府能力加强且社会规范化,政府有能力管理基层且有能力制定详细的法律法规,既然如此民间结拜的目的性有相当大一部分不复存在,比如对于商人来说,相对于磕几个头拜把子,商业合同的权威性可能更强。
其次是人的流动性大大增强,相对于古代,现代人的交际圈相当广泛,要和相当多的人打交道,“结拜”实际已经失去意义。打个比方,八十年代时同学毕业前写的送别信往往是相当的正式严肃,因为这很可能就是最后一面;但是到了现在,有了强大的通讯工具,送别信几乎没有了存在必要。现在人流通性这么大,根本不被法律承认的“结拜”关系完全丧失了约束性,所以自然也没有存在必要了。现在大部分人想到“结拜兄弟”,估计都是某些不法分子的结社……
有桃源结义这种千古佳话,也有瓦岗结拜的悲剧,所谓“宁学桃源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炷香”。
不过,即便如此,结拜习俗对于中国人的影响还是深刻的,因为其背后所反映出的实际上正是中国人的集体主义精神,“桃园结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最浪漫的情节之所以流芳百世,正是中国人对其体现出的社会底层肝胆相照,团结互助,生死与共,为共同的宏大理想所奋斗的高贵品质的深刻认同。时至今日,中国的很多孩童仍然会在游戏时模仿文学作品中进行“结拜”,尽管只是稚子之间的戏谑,但却也体现出一种对“义”的尊崇,即便是在孩童心中,“义”也是很酷,很阳刚的一种气质。
作者: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