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译文]
一轮缓缓前行的秋月洒下了辽阔大地上的金色光芒,宛如新磨的铜镜再次高悬于天际。我端起酒盏向月中那位传说中的嫦娥提问:为何我的银丝日益增多,仿佛特意与我作对?我想乘着清风飞往那遥远的高空,从云端之上俯瞰祖国的美好河山。同时,我还要修剪月中那摇摆不定的桂花树,人们告诉我这样做能让更多的月光温暖人间。
[理解感悟]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中秋词作,通过中秋之夜的景象与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怀。
词的上片“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以中秋明月为引,用“秋影转金波”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如水、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象,“飞镜又重磨”则借喻月亮如新磨的明镜般明亮。随后,词人举杯向嫦娥发问,表达了自己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无奈与感慨。这里的“白发欺人”不仅是对个人老去的叹息,也暗含了对国家兴亡、时不我待的忧虑。
下片“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词人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表达了想要乘风直上、遨游长空的豪情壮志。他渴望能够俯瞰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现出一种超越个人哀愁、心系天下的博大胸怀。而“斫去桂婆娑”一句,则借砍伐月宫桂树之喻,表达了词人希望铲除一切阻碍、让光明普照人间的强烈愿望。这既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词以中秋之夜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相结合,展现了词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怀。既有对个人命运多舛的感慨与无奈,也有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与关切;既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直面与抗争。这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的情怀,正是辛弃疾词作中最为感人至深之处。
#夏日生活打卡季##今日诗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