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浅居(富书专栏作者)
你知道“鸵鸟定律”吗?
鸵鸟在面临走投无路的境地时,会将头钻进沙子里,然后不管不顾。
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像鸵鸟一样,遇见困难,喜欢把头埋进沙子,想当然地以为自己很安全。
殊不知,危险从来不会以人的意志转移,你越是逃避,它的回击越是无情。
《鸵鸟心理:为何我们总是害怕与逃避》一书中指出:“直面问题,是成长的开始。”
要知道,世间一切都是守恒的,逃避的会换种方式与你重逢,既然躲不掉,还不如勇敢面对。
鸵鸟心理,正在毁掉你
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在其小说《朗读者》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汉娜本是一名优秀的公交售票员,但她不识字,这是她人生的一块心病,甚至成了她内心最深的自卑。
汉娜从不接触任何与文字有关的事,在她看来,只要不接触,自己就不会自卑。
汉娜和恋人米夏在一起时,总是要求米夏为自己朗读。
当汉娜的工作被列车长认可,欲将她升职到办公室时,汉娜竟为了隐瞒自己是文盲的事实,选择了逃避。
她放弃了高薪工作,和恋人不辞而别。
本可以借助这次高升改变自己的汉娜,却让逃避书写了她往后的悲惨生活。
逃离后的汉娜自愿为纳粹服务,在集中营内,她将一批批无辜的人送上死亡,但是她依旧会听不同的犯人为她朗读。
对知识的渴望本可以为她开启新的人生,可是她习惯了接受麻木的自我。
她宁愿将一个又一个朗读者送向死亡,也不愿面对自己是文盲的事实,更不愿为此做任何改变。
8年后,在审判纳粹的法庭上,汉娜再一次隐瞒了自己不识字的现实,独揽了本不是全责的罪名入狱。
最终,汉娜的一生在狱中度过,对生活绝望的汉娜在出狱的前一天,在狱中自*。
生活曾给她机会,去改变、去提升自己,但是鸵鸟心理的汉娜,一次次的逃避,逐渐走向了毁灭。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蝴蝶效应”,说的是一只蝴蝶,在巴西偶尔扇动了一下翅膀,就会导致一个月后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逃避,亦是如此。
一次次的逃避之下,你当时以为的没关系,其实在经年累月中,逐渐失去控制,陷入更复杂的境地。
有句话说的好:“人,可以逃避现实,但是不能逃避人生。”
从当下看,逃避的人,似乎避免了某种困难的延续;但从长远看,你逃避的现实,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击你。
鸵鸟心理,正在毁掉你。
要知道,越逃避,越容易陷入不幸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