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米兰·昆德拉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作为这个星球上的“统治者”,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思考。
因为思考,我们发明了文字和火,步入了文明社会;
因为思考,我们开启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因为思考,我们竟然能把人带到天空。
...
人类所有的进步,都在证明思考的重要性。
可是思考过度了,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古有“杞人忧天”的故事,对于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的事情却还是牢记在心,最终的结果基本上会把自己给逼疯掉。
而现在的人为了房和车,更是恨不得把24小时拆成48小时用,没日没夜的工作,像一台运转的机器一样,始终不肯停下来。
但胡思乱想带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
首先它会让人难以聚焦长远目标,人之所以会胡思乱想,就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而为了消除这种“认知模糊”,我们往往会优先倾向于那些容易的事情,以及能够快速实现目标的项目。所以在进行抉择时,就会表现为趋难避易和急于求成。
比如你明明知道看书是对自己有益的事情,但转身还是拿起了手机,因为读书的效果不会像玩游戏一样立马给你反馈。
而且它还会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
我曾经就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中频频出错而经常胡思乱想,晚上虽然早早地上了床,但一想到自己有可能会被老板“炒鱿鱼”就担心地睡不着,所以那段时间状态极差,这也导致了恶性循环,我的工作更是漏洞百出。
后来还是老板强行给我放了假,休息了一段时间后,我才恢复了之前的状态。
后面我才知道,老板从来没有要开除我的意思,他非常认可我的能力,所以才会让我强制休息把状态调整好之后再回来上班。
如何才能停止胡思乱想?下面3个建议非常实用,如果配合实践,效果会更好!
一、让自己先忙起来可能有人会说,我就是不喜欢读书,我也不喜欢运动,那如何才能让自己不胡思乱想呢?
如果前期实在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方法,我的建议就是先让自己动起来。
当一个人开始忙碌的时候,他的生活就有了“奔头”,自然也就没有时间去胡思乱想了。
《士兵突击》里有一集说的是许三多因为新训不达标,然后就被分配到了鸟不拉屎的“草原五班”,那地加上他一起总共也就五个人,连水管都没有。
新兵一旦被分配到这里,那就意味着没有人会注意你,再怎么表现也不会看到。它会磨灭任何一个人的激情,让人没有追求,唯一可做的就是入乡随俗,与之同化。
可许三多的“憨憨劲”又出来了,他硬是要坚持在这个荒凉的地方修路,身边的战友都说他是个“傻子”。
最后的结果就是,许三多因为这件“小事”被领导看中,然后被选进了“钢七连”,给了他日后成为“兵王”的机会。
虽然很多人都在调侃说“自己是为了生活才工作的,要是有钱谁还工作?”
但事实却是越有钱的人,他们在工作上的时间反而越长,因为到了他们那个阶段,工作已然成为了一种享受。
换句话说,假如许三多也跟草原班里的其他战士一样,撞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恐怕也就没有了后面的草根逆袭兵王的故事。
当你察觉到自己有胡思乱想迹象的前,先让自己忙起来,哪怕是给许久不见的朋友发条问候的信息,只要手上有活做,那就会让你快速走出来。
二、培养专注力,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如果要说过去的几十年里,有没有觉得自己非常专注的时刻?
估计几很多人都会回答:
有,高考!
那个时候大家好像都跟“着了魔”一样,脑子里面就一件事,考上大学。如果还有其它事情,那就是争取考个重点大学。
吃了饭就刷题,然后接着刷题吃饭,甚至连睡觉的时间都舍不得。你会发现自己对考试这件事情沉醉其中,达到了忘乎所以,不知疲倦的地步。
其实这就说明你进入了“心流”的状态,“心流”一词是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在《心流》一书中提出的。
它指的是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工作或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体验本身会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除了我们说到的高考,生活中还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比如你在地铁上玩游戏,坐过了站点却浑然不知;
为了读完一本喜欢的小说,竟然忘记了晚上的约会;
还有你在想一份策划方案的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
这些都是因为太专注于某件事情,而使自己进入到了心流状态。
在心流的状态下,你的大脑高速运转,注意力高度集中,所有的念头都被有序地组织起来,你不用刻意地控制这个过程,但一切尽在你的掌控之中,这个时候也就根本不会去胡思乱想了。
我有一个朋友,他每次开会的时候,都会尽量把手机关机或者背面朝上放桌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不让自己受其它消息的干扰。
所以开完会时,当其他同事还在为刚才会上老板讲了什么而交头接耳时,朋友就已经开始思考怎么执行了,而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工作效率会是比其他同事高几倍的原因。
当然,“专注力”在这个时代是非常稀缺的,想要一下子就变得专注起来谈何容易?
因此前期可以先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做起,比如就给自己五分钟时间用来发呆,等到自己能真的坚持下来再把专注的时间逐步延长,专注的习惯一旦培养好了,以后大脑就会给自己释放一个信号:
现在就是专心做事的时候了,什么都别想。
三、重塑新鲜感,主动拥抱新领域人是最依赖新鲜感的,我们需要新鲜的朋友,新鲜的乐趣,新鲜的体验,否则我们的生命将无法完成必要的新陈代谢,最终早衰。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体验:
周末宅家无所事事了一整天,刚准备吃晚饭时突然接到朋友的消息,说晚上有几个新朋友一起来聚会,这个时候你是不是立马一扫白天的颓势,瞬间满血复活了?
人为什么会追求新鲜感?
这在心理学上叫“感觉寻求倾向”,简单来说就是人们缺少环境变化或刺激时,就得去寻找感觉刺激和经验变化。
这种行为倾向由生物进化和遗传的因素对其影响,同样一个人出生后父母的教养、社会角色,学习和早期环境等方面都有可能影响这种特质的形成。
因此我们总会看到一些人对无聊非常敏感,一刻都不能停留在没有新鲜感的生活中。
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徒手攀岩》里,主人公亚历克斯·霍诺德从事的就是一项“极限运动”。
在纪录片里,他要在没有任何辅助的情况下,仅靠一双手来完成3000英尺(约914米)高的酋长岩。
现在国内也有一些人开始接受国外的“极限运动”,比如滑翔,攀岩,空中冲浪等等,这些运动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作死”的代表,但他们来说却很享受这种刺激感。
所以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生活也好,工作也罢,如果你能够多给自己一点尝试新鲜事物的机会。
比如下了班之后,拿上自己喜欢的相机去拍照,即使拍得不专业,也无碍于自己跟大自然接触的一次新体验。
还有当你觉得现有的岗位已经没有一点挑战性了,每天都是重复着一样的工作内容,不妨换一个新的岗位,说不定还能逼发出你新的潜能。
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就是众人眼里的那个“跨领域天才”,从支付公司,到电动汽车,再到民用航空领域,他在这些不同的赛道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假如他跟其他人一样,只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就不会有后面这些传奇的故事了。
让自己立刻停下胡思乱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可能你因为会看到某一句话而暂停了下来,获得了短暂的头脑清醒。
但这只是假象,过不了多久还是会陷入到紊乱的思绪中,因为你并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
想要真正做到不胡思乱想,先别闲着,让自己忙起来是第一步。
然后培养自己的专注力,不轻易被外界事物所干扰;
最后记得对生活,对工作保持新鲜感,多去尝试一些想做但又不敢做的新领域,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被自己所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