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检查女儿作业,看到他们学习到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杜甫 【朝代】唐译文对照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随便给女儿讲了巴峡、巫峡、襄阳和洛阳四个地名,给女儿讲,当时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人在四川,古代能坐船最好坐船,当时杜甫回去最好的路线就是从四川到重庆,然后沿江而下,经过长江最深处巴阳峡,再出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到湖北武汉,从武汉经汉水到襄阳,从襄阳走陆路到洛阳。
解释完了就完了,今天随便搜了一下,发现网上很少有对巴峡的解释,百度中有的也是说巴峡是指湖北巴东县,或者干脆说巴峡是长江支流。这些都明显是错的。
先说结论,巴峡就是巴阳峡,长江上的一个古代驿站,位于重庆市云阳县。
今天巴阳峡所处的地址,由于三峡大坝,江面变宽。
先科普一个知识,杜甫在奉节县做过橘官,管理过原四川省万县区这一带的柑橘产业,对此地形很熟悉。再加上杜甫因为生病,去成都前在云阳停留过一段时间。当然知道重庆市云阳县有一段叫巴阳峡,自古就是长江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宋会要辑稿》 食货一六万州旧在城及巴阳、渔阳、武宁、北、同宁六务,岁四万二千一百十二贯。熙宁十年,在城:一万七千六十二贯八百八十文;武宁县:一十三贯八十文。一贯钱,按米份计算约148元。也就是说万州城及巴阳6镇合计商税623万。
为什么不可能是巴东县,因为巴东在巫峡下流,杜甫怎么可能从下流回到上流再从到武汉,这不符合作者当时激动的心情。
巴阳峡自古就有盛名。流域从下岩纤背至鸭蛋窝有十余公里,最险处调羹石至老鹰岩也有8.2公里。它冬季枯水时节,江面狭窄处只有80余米,最宽处有150米,峡中最深处44.2米,最浅处21米。舟子常曰:“长江之水深不过巴阳峡,浅不过洛渍。”巴阳峡连接重庆市的万州区和云阳县。
水经注记载:“江水又东,径石龙而至于博阳二村之间,有盘石,广百丈,长六里, 阻塞江川,夏没东出,基亘通渚。又东径羊肠虎臂滩。杨亮为益州,至此舟覆,惩其波澜,蜀人至今犹名之为使君滩。江水又东,彭水注之。”这便是后魏郦道远描绘巴阳峡之概况。
巴阳峡巴阳水府石刻
巴阳峡上下客人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