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王濬与西塞山
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刘禹锡由夔州(四川奉节)刺史调任和州(安徽和县)刺史,沿江东下经过西塞山时,即景抒怀,写下了感叹历史兴亡的诗篇——《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722~842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有“诗豪”之称。其陋室铭云:“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甚是儒雅,风度高洁。
《西塞山怀古》追忆了结束三国纷争局面的那场战争,感叹人事伤怀,山河依旧。至此,也把“铁锁沉江”与黄石西塞山紧密相连。不知道刘禹锡是怎么把西塞山与“铁锁横江”事件联系在一起的,以至于我们今天百思不得其解。
事实上,《晋书》对这场灭吴战争的来龙去脉记载还是比较清楚的,也是最接近历史事实的。其中,对“铁锁沉江”的地点记载也比较详实。
王濬(206~286年),字士治, 弘农郡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出身于世代二千石的官吏之家,博学多闻,美姿貌,多谋善战。成人之后,他一改少年时的放诞不羁,胸怀大志,力图有功于国,立名于世。在宅前修建几十步宽的大路,人云太宽,王濬说:“吾欲使容长戟幡旗。” 意思是要使之容得下将军用戟幡之仪仗。人言其口出狂言,王濬答曰:“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西晋泰始八年(272年),益州(治今成都)军官张弘叛乱,*了益州刺吏皇甫晏。王濬不等朝廷命令到就主动率军前去讨伐,很受朝廷赞赏,随即命他为益州刺史(监察官),张弘叛乱被平定后,又给王濬赐爵关内侯。
《晋书》载:羊祜(时司职征南大将军) 秘奏晋武帝,请求把王濬继续留在益州,“加龙骧将军,密令修舟楫,为顺流之计。”为伐灭吴国作准备。“濬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其上皆得驰马往来。又画鹚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濬造船于蜀,其木柿(造船削下的木片)蔽江而下。”即砍下的木片顺江漂下,几乎把江面都遮住了。吴国建平(四川巫山县)太守吾彦取流柿以呈吴帝孙皓曰:“晋必有攻吴之计,宜增建平兵。建平不下,终不敢渡。” 这意思十分明白,即只要守住巫山,晋军就无法顺江东进。昏庸的孙皓却不予理睬,吾彦无奈,唯有制造铁锁链,置于江上险要之处横断长江;又制作大铁锥,暗置在江水之中,试图以此阻止西晋战船东进。
公元280年正月,王濬率大军自成都沿江而下。二月初一,攻克丹杨(今秭归县东),战船顺江而下,在进入西陵峡时,遇到吴建平太守吾彦在峡中设置的“铁锁横江”拦截,以及抛置水底大型铁锥的阻拦。《晋书》载:“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距船。”“濬乃作大筏数十,亦方百余步,缚草为人,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铁锥,锥辄著筏去。又作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锁,然炬烧之,须臾,融液断绝,于是船无所碍。”即王濬先用大型木筏顺江而下,使铁锥紧扎筏底,随筏流去。又在先行的船前置大型火炬并灌透麻油,遇铁索便点火猛烧,铁索很快被熔断。“二月庚申(二月初三,公历3月20日),克吴西陵”;“壬戌(二月初五,公历3月22日),克荆门(今宜昌市东南)、夷道(今宜都)二城,获监军陆晏”;“乙丑(二月初八,公历3月25日),克乐乡(今松滋县东),获水军督陆景”;二月十七,攻克江陵(今荆州市);“乙亥(二月十八,公历4月4日),诏进濬为平东将军、假节、都督益梁诸军事。”王濬“自发蜀,兵不血刃,攻无坚城,夏口、武昌,无相支抗。” 于是,战船顺流而下,兵临吴都——金陵城下。
三月(农历),王濬在亲随卫队的簇拥下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金陵城受降地时,孙吴早已备好几案座椅正虚位以待。“孙皓乃备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捆着双手),衔璧牵羊,大夫衰服(丧服),士舆榇(带着棺材),率其伪太子瑾、瑾弟鲁王虔等二十一人,造于垒门(候于军营正门)。” 王濬对站在队首的孙皓彬彬有礼地说:看来阁下便是孙皓了。孙皓双手捧着用黄绸包裹的御玺,异常尴尬的回答:“不敢。在下乃待罪之身孙皓,亲率子弟僚属二十一人在此恭候将军发落。”王濬接受了孙皓的投降,下马亲自接受奉上的玉玺,焚烧掉棺材,并把孙皓一行押送至西晋朝京师。至此,三国分裂的局面终于重归统一。
事实上,西陵峡才是真正的“铁锁沉江”之地。
一位多谋善战的将军赢得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战争,终始三国归晋,结束纷争重归一统;一位著名的诗人、政治家赞颂了这位战功卓越的军事家、并描述了一处风景奇特的江防要塞,只能说他们都与黄石这个地方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