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未捷身先死形容哪位名人,出师未捷身先死下一句说的是谁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11-12 20:15:39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武庙元哲#


他在后世的名气大得吓人,一句“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吓坏多少苦心修行的小朋友。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神仙级人物,曾经的过往却稀松平常得紧,只是个*过牛卖过肉的小商贩。在别人古稀之年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他的事业才刚起步。幸好,他的厚积薄发足以改天换日。他用直钩钓取了大周八百年天下,又用雷霆手段底定了姜齐六百年传奇。他是兵家鼻祖,千年间吃够了武庙冷猪肉,也为后世百家铺排下争鸣的道场。他就是武庙的主神、周朝致胜的法宝,齐文化的开拓者姜子牙。

写完了麒麟阁中的十一位名臣,见证了汉宣中兴的过往。笔者再次感谢读者大大的热忱奉陪,也感谢小编们的鼎力支持。笔者不揣简陋,将继续以拙笔铺陈往事,绍介雄杰,让灿若星河的历史名人更好地走近我们。如果能达成此愿,实在是幸何如哉!希望各位读者大大和小编们能继续给予关爱与支持。

今天,笔者将开写《武庙元哲》专辑。之所以起这个名字,一是这些在历史上叱咤风云的爷儿们都是来自武庙的;二是这些爷儿们是武庙中最早享受祭祀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形容哪位名人,出师未捷身先死下一句说的是谁(1)

为什么如此说?请容笔者简单介绍一下,读者大大就明白了。武庙是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九年(731)为表彰和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的庙宇。那时的李三郎励精图治,为了打造一个前无古人的盛世而不懈努力着。为了给活力四射的唐人树立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的军人榜样,李隆基将唐太宗只表彰本朝名臣的凌烟阁故事推而广之,遴选历朝历代的兵学大家,为他们建庙供奉。这些被选出来的超一流打仗能手就是所谓的“武庙十哲”,其中,封姜子牙为武成王(说到这儿,读者大大一定要从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走出来,历史上的姜子牙是被封神的,而不是封神的),享受与文庙中的文宣王孔子同样规格的祭祀。至此,以姜子牙为主神,张良为副祀,另有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徐懋功)、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九人陪祀的武庙天团横空出世。

此后,建立武庙成为历代皇朝效法的旧制,只是在后世武庙里享受香火的爷儿们略有不同。比如到了唐玄宗曾孙唐德宗李适时,就将祭祀范围空前扩大,一下达到了六十四人之多。再往后,宋太祖赵匡胤以白起“*已降不武之甚”为由,将其移出了主祭天团。而到了宋徽宗赵佶时,竟然再次将武庙编制扩大至七十二人,与孔子的七十二弟子相同。之后的王朝也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武庙编制内人员略有微调。

综上所述,武庙天团始终充满了变数,笔者不便一一叙述,索性以最初的十一人为主讲述。且“元”字,有最初之意,故用“武庙元哲”作为本辑名称。再者,“元”“玄”通用,亦可指这十一人用兵通玄入神。

为了叙述方便,不致有穿越之惑,本辑不按他们在武庙中的座次排位,而按武庙元哲们所处的历史年代为序。

作为武庙主神和本辑首篇,笔者就从昭烈武成王姜子牙开始说起。

老而弥坚 自荐有方

姜子牙,亦作姜尚,河南卫辉人(亦说山东日照人)。因为生年不详,做的事又非常神奇,所以后世史家便将其视作活久见的老神仙。如果说别人是骨骼清奇,他则是骨骼坚挺,耄耋之年仍能冲锋陷阵、生儿育女,真是不服不行。也难怪有人说他是“装老”,本来没有那么老,只因为生得面老,就虚报岁数?对此,大家姑且一笑了之,毕竟五千年历史,也就出了一个姜子牙,骨骼坚挺一点儿只能说人家天赋异禀,没必要过多计较。

要是痛说一下革命家史,老姜家也不孬。那个年代有姓的人可都是贵族出身,姜姓更是上古炎帝的国姓,岂是升斗小民可以冒用的?姜子牙正是根红苗正的炎帝子孙,其先做过四岳(有人说是四个老头,有人说是一个,笔者姑且从一而终),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吕地(在今河南新蔡),遂以吕为氏(按照先秦男子称氏不称姓的惯例,姜尚应该称作吕尚,为了行文方便,笔者还是以姜子牙称之)。

出师未捷身先死形容哪位名人,出师未捷身先死下一句说的是谁(2)

此后,经过上千年的繁衍分化,到了姜子牙生活的商末,姜家败落了。姜子牙不仅没有享受到幸福的贵族童年,还不得不挑起自力更生的重担。据说,在他由小姜渐变成老姜的过程中,曾在商都朝歌(在今河南淇县)当过屠夫,在棘津(在今河南延津东北)卖过肉食。不过,姜子牙小本经营,生意惨淡,始终改变不了“田不足以偿种,渔不足以偿网”的窘境,只好到马家当了赘婿。然而他没有当好一名合格的赘婿,竟然被马老太扫地出门。在姜子牙发达后,马老太又想破镜重圆,姜子牙一句“覆水难收”就给婉拒了。

虽然一直到七十岁,姜子牙的生活都是一团糟,但是作为一个有理想的贵族之后,他始终没有放弃刻苦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施展才华,重振家声。

《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说,姜子牙见商纣王重用小人(指那些破落贵族),就到纣王朝中担任官职,希望能够匡正朝纲。然而,纣王不是一个虚心纳谏的君主,连亲哥哥、亲叔叔们的话都不听,又怎么会听一个糟老头子的话。

姜子牙知道纣王不可救药,就离开朝歌,再次过起了隐居生活。在商朝这段日子虽然同样一事无成,但老而弥辣的姜子牙看透了纣王的虚实,这为他后来游说西伯姬昌提供了口实。

姜子牙一面游历,一面观察天下动向。很快,他就意识到,周商之争在所难免,自己的未来在西周。于是,姜子牙来到渭水之滨的磻溪(在今陕西宝鸡东南),装模作样地当起了渔夫。

那时的姜子牙虽已过古稀之年,但谁让人家基因好,骨骼坚挺、鹤发童颜,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样。只见他端坐在石上,手中把定一副渔竿,气定神闲、老神在在地直钩垂钓。别人笑他直钩如何钓鱼?姜老仙面不改色地回答:“直钩钓鱼,愿者上钩!”这样一折腾,貌傻实奸的姜老仙在前抖音时代通过一个直钩,竟然就将个人营销号做到了极致。

出师未捷身先死形容哪位名人,出师未捷身先死下一句说的是谁(3)

不久,雄心勃勃的姬昌就听说了姜子牙的趣事,不禁为之动容。喜欢演算八卦的他还特意占了一课,说自己在即将举行的狩猎中会遇到一位非龙非螭(无角龙)、非虎非熊的王佐辅臣,这让姬昌不禁期待满满。

然后,两位最佳君臣CP就巧遇在钓鱼台边。再然后,姜子牙把在做小买卖中练就的三寸不烂之舌运用如簧,忽悠得姬昌心花怒放。姬昌就对姜子牙说:“我的祖父周太公曾预言‘定有圣人来周,周族必会兴旺’,这说的一定是您,您就是我太公期望已久的大才!”之后,姬昌就以“太公望”尊称姜子牙,这也是姜太公的由来。

据说,姬昌得了姜子牙高兴得不要不要的,非要背着老姜回去。可惜,姬昌也老大不小的了,只背了四十八步就走不动了,就让儿子拉着姜子牙坐的车踽踽前行。没想到小姬娇生惯养,只拉了八百零八步就趴窝了。姜老仙坐在车里一番掐算:“周人中将出四十八个王,享八百零八年江山。”一听这话,老姬和小姬们都急了,跳起来就要接着拉。姜子牙笑着制止道:“此乃天机,非人力可变!”西戎小国周国为天下共主八百年,够长了,已创下中国王朝史之最了,他们如此卖力地为姜老仙拉车,回报率如此高,也该知足了!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读者大大一笑听之即可,如果非要抢着去给陌生的老大爷拉车,可别说是笔者教的哟!

谋定后动 翦商兴周

姬昌和姜子牙乘坐西伯的专车回至府中,两人就天下大势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很多大事上达成了广泛一致。姬昌任命姜子牙为太师,地位在文王四友南宫适﹑散宜生﹑闳夭﹑太颠之上。这种破格提拔在讲究“亲亲尊尊”的周国是非常难得的,反映出周人在与商人的角逐中,为了以小搏大成功逆袭,确实是蛮拼的。

姜子牙受到姬昌的高度重用,一身的本事终于得到施展的机会,遂顾不上老迈年高,卖力地将“权力是男人春药”这句文言发挥到了极致。然而,就在此时,那位“百克”之君纣王也注意到了周人的不臣之心,下令将羽翼未丰的姬昌召入朝歌,一言不合就将他囚入羑里(在今河南汤阴北),想让他在暗无天日的囚笼里演算至死。

然而,姜子牙在朝歌当公务员期间,早已看透了纣王的脾性,就与散宜生、闳夭等人商议,广搜美女奇宝,进献纣王,赎取姬昌。最终,贪婪的纣王不仅释放了姬昌,还准许他打出文王招牌安定西方。也有人说,此事发生在姬昌际遇姜子牙之前。不管怎样,羑里之囚让姬昌对商朝彻底死心,开始积极谋划强周反商大计。

出师未捷身先死形容哪位名人,出师未捷身先死下一句说的是谁(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