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3 亭子 过程
我自己在这样一个创作的过程中非常享受。在这个过程中,生命是属于我自己的,我在完全地享受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我能够这么长时间投入到创作中来的原因。在这里,我放了这么多的图片,不断地给大家分享,正是这些东西让我迷恋。
再比如木质亭梁上的颜色,在当时上色的过程中,尽管用的是同样的颜色,但因为纸已经形成了褶皱,墨色在低洼的地方堆积,会形成一种不同的关系。用视觉构成的原理来讲,画面随着上墨、堆积不断地构成新的关系,这种关系又被第二天的内容打破,形成另一种新的关系。所以在作画的过程中,我不断的会有一种过山车般的体验。
图14 积墨(四)
这里是“水”的部分,可以看到这些水是如何形成的。如果单纯看展览的话,是不知道怎么画出来的。在做这些颜色时,我们能够看到它们不是很深。但因为水非常的多,颜色就顺着纸的结构形成了像水渠、湖泊一般分布在这些地方,甚至能够看到有水路连到了地下。像这些地方可能要三四天才能够干透,干了以后就会形成这样的效果。当我们走近看、仔细看,有些地方是如此浓烈,黑的发亮,它有这么浓的密度,但它同时又是水,会在视觉上形成一种极有力量的反差。
图15 积墨(五)
图中可以看到很多铺开来的水,很漂亮,也很抽象。有的时候看这些作品很有意思,当你细看某些局部时非常抽象,而拉远以后又非常写实。观看这件作品,它没有一个视觉中心,似乎每一个局部都能够看到有意思的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视觉构成关系。像这块儿,一片片画出来的瓦片,因为纸已经有了褶皱的结构就会形成这些痕迹。
图16 积墨(六)
我也特别喜欢这种感觉:墨色堆积在那儿,经过水的冲洗后,有些像雨水过后大地的河床,很多小溪流汇集一块儿形成了很特别的急流,这种急流我觉得是水墨里独有的,是极有质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