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08 蒋兆和《杜甫像》
上图(图08)这是大家熟知的《杜甫像》,画里除了人物的衣服是留白外,人物背后也是留白,但这个留白和其他留白不同,因为杜甫的目光在看着某样东西,因此这个留白不是虚的,它代表的是实物,但它究竟是什么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受访者1:杜甫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可见杜甫看的应该是飞翔的茅草!
受访者2:杜甫放飞的思绪?
受访者3:那是留给我们在课本里涂鸦的空间。
不论大家说什么,画中留白的地方必定是有具体事物的,但这个事物究竟是什么,就只有读者自己心中知道了。
三、留白与“视觉心理”的完美契合
国画中的留白有什么作用?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大部分中国人都可以说个七七八八,无外乎就是突出重点、提升意境、制造想象空间。
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中国文人为何会创造出这样一种绘画形式呢?
当然,在这背后有相当复杂的文化因素和历史因素,我们不能一一赘述,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的就是,中国画的这种绘画形式是符合人类“视觉心理”的。
何为“视觉心理”?
简单来说就是,人的眼睛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有高度的选择功能,当目光集中在某个观察对象上时,周围的其他事物就会变得模糊,似乎并不存在。
正因为人的眼睛有这种特性,才会让被观察的事物更加突出地呈现在人的脑海中。
对于如何在画作中真实再现人类眼睛的所见,从古自今的中外画家们都没少做努力和研究。
西方美术用经典的透视模型解决了在人眼静止的情况下外界事物的相对真实性,但不能表现出目光移动或聚焦时的那种效果。
现在的照片有了虚化背景的功能,能将对焦的事物清晰化,背景事物模糊化,但这也是相对接近人眼观察而已,我们脑中感受到的事物与照片所呈现的还是有差别。
图09 背景虚化
如图09所示的照片,由于镜头聚焦,背景被虚化了,茅草变得清晰,从而显得十分突出。但当人们在观察这株茅草时,脑海中所呈现出来的影像并不是单纯的如照片般简单,茅草周围的景物应该是若隐若现,甚至是虚无。
上面所说的感官上的感受还不是“视觉心理”的全部,因为人的视觉还有一个“心理”作用!
换言之,就是在不同的心理作用下,事物呈现在人脑海中的影像存在着巨大的不同!
例如,对同一处风景,人开心时看见它觉得明媚无比,而在伤心时看见它又觉得十分惨淡。
对此,西方美术家们也有不少办法来实现,他们通过对画中的色调、光影等的变化来表达人们心中的情感。
但人类复杂的心理活动就真的如画中的色调变化般如此简单吗?
图10 风景照片
图11 风景照片
如上面的两张风景照片,图10与图11是同一处风景,通过调整照片的色调,呈现出明媚和惨淡两张不同的风格效果,虽然能代表人不同心情下所见到的风景,但人类的内心世界比画面复杂得多,这种调整色调、明暗的手法最多只能体现人的情感色彩,而不能如实反应人的内心想法。
由于人类“视觉心理”的复杂性,仅通过技术很难在一幅画作中完全展现事物在人眼中的真实以及内心活动,于是中国文人创造性地在中国画中运用了“留白”手法。
首先,中国画中的“留白”可以完美地诠释事物在人眼中所呈现出的“虚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