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以“市井之徒”“市井小人”来贬斥某些庸俗鄙陋之人,也常以“市井生活”“人间烟火”,来说明自己平淡,而又充充满足感的生活状态。那么,“市井”究竟何意?又由何而来?今天,让我们一同来探讨这个话题。
百姓的市井生活
“市井”之说,早在春秋时期便已存在。据《管子・匡君小匡》里记载,“处商必就市井。”明确指出,“市井”是商人进行交易活动的场所,也就是今天说的市场。显然,这时说的“市井”,主要还是作为商业交易的特定区域。
处商必就市井
其实,“市井”这个词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井田制。那时,周天子将自己的疆土(王土)分封给自己的兄弟和功臣,称之为诸侯,或者诸侯国,诸侯们再用道路或沟渠像水井的栏杆一样,对土地进行分割,再封给贵族,形成类似于“井”的字形布局。中间部分的土地收获上缴天子,这就叫“井田制”。其中“井”代表土地被划分成若干块,每块被称为一田。每当收割时,人们将自己生产的不同农产品相互交换。随着社会进步和手工业者的出现,商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人们就开始在城市中,也借用“井田”的方式划分出了专门的交易场所,这样属于“市”的“井田”,也就成了“市井”。
井田为市
至于“市”,我们可理解为市场,即买卖之场所,亦或作动词指交易买卖。依唐代尹知章为《管子》所作注:“立市必四方,若造井之制,故曰市井”就认为,是市场布局如同“井”字,才叫市井。徐坚《初学记》中也说:“或曰:古者二十亩为井,因井为市,故云也”,显然,这里的“井”指的就是“井田”。就是说,在城市中借助井田的形式有序分割。是说,古人立市时借鉴“井田制”,将市场以井字布局,分成多个不同商品交易区域,俯瞰如“井”字,故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