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七夕》
宋代:苏轼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
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
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
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
风雨散、飘然何处?
公元1074年,苏轼与好友陈令举于七夕夜坐船游玩,一边喝酒,一边快乐的畅谈,然而相聚总是要分离的,为了表达对陈令举的依依不舍,词人便写下这首词送给他。苏轼与常人不同,他的送别词无有伤感,有的是豪气纵横,驰骋想象,陆游读过这首词后就曾说“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代: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此词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早在北宋之前就有,但多数都突出“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而秦观的这首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鹊桥仙·一竿风月》
宋代: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
家在钓台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
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
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
我自是无名渔父。
陆游写这首词的目的是讽刺当时那些被名牵利绊的俗人的,而不是消极地逃避现实之意。在词中他借用了严光不应汉光武的征召,独自披羊裘钓于浙江的富春江上的典故,来表现渔父并不热衷于追逐名利,只求悠闲、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