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
经济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的内容(主要是政府税务、民政、财政等部门):税收(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费改税、税收起征点的调整)、社会保障(以工代赈、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转移支付、经济建设支出(基础设施建设)、国债。(财政支出是增加社会总需求。)
货币政策内容(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汇率、正回购、逆回购、货币发行。
经济过热(总供给与总需求) (应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 经济滞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应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 |
表现 | 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经济过热) | 通货紧缩(物价下降,经济低迷) |
财政 政策 | 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降低社会保障、减少经济建设支出),减发国债,增加税收(提高税率、降低起征点)。(多收少支) | 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增发国债,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提高税收起征点、税收抵扣政策)。(少收多支) |
货币 政策 | 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存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进行正回购业务操作(卖出债券) | 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存贷款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进行逆回购业务操作(买入债券) |
立法:制定和完善法律。(完善市场规则,建立市场秩序)
司法:利用法律手段打击危害市场行为
行政手段:政府加强市场监管意义:有利于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