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思想的境界来说的话,慧能此时的状态不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一叶障目,只能盯着眼前的具体事物有所感悟了,也不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半山腰状态。而是,犹如山顶的巨人,他能正视自己的不足,大胆说起自己的不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虽然还有一点没有悟透,但是已经拥有了“一览众山小”的胸襟。因而,如此看来,慧能禅师这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表明他已经领悟到禅学真谛,到达最高的思想境界。若继续修行,必成大器。得到”五祖“赏识,就不足为怪了。
二十字,参透了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有什么?有很多的观点与理论。首先,从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说起,儒家思想注重自己的修养,讲究修身养性,并且还有“一日三省吾身,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自我反思。再观慧能的这句偈诗,就如前面所说,慧能说的这句偈诗,其实是对自己不足的正视,是对自己之前对事物的认知不足所进行的反思。所以这前面的两句,短短十个字,他便说出了儒家的思想,也就不足为过了。
其次,儒家思想还不缺乏“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浩然正气与坦荡胸怀。这个时候,我们不妨联系慧能禅师在作这首偈诗时的背景。当时,因为五祖弘忍法师感觉自己年老,所以要赶紧选拔自己的“衣钵传人”。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如同一直以来他并不被看好一样,这次也是。寺院的众弟子都看好的首座大弟子神秀的偈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染尘埃。”,一致认为大弟子这首写得妙,写出了高洁的心性,还写出了远大的志向,众推为第一。
然而,我们的慧能禅师读了之后不以为然,随即便吟出了开篇那首传诵至今的“偈诗”。前十个字写出了他的顿悟,是对自己的反思。而后十个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则是对大弟子行为的不认可。本来就没有东西,又何来反复擦拭之说呢?又何须虚情假意呢?坦坦荡荡不好吗?这,不就是儒家思想中的正气凛然的君子之气吗?最后,纵观这二十个字,不就是作为”五祖所需要的“衣钵传人”的肚量与胸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