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和正楷有区别吗,楷书和正楷哪个更适合书写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12-03 00:15:24

楷书在这个时期努力地摆脱着隶书的羁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又不可避免地残留有一部分隶书的痕迹,从而表现出兼具隶书简朴厚重之余绪又有楷书精致灵动之新意。钟繇、王羲之、王献之三位以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杰出才能,为楷书走向成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堪称楷书之祖。尤其是二王的“新体”,更加表现出一种平和自然,清丽婉约,含蓄典雅之美,树立了楷书美的新典范。

隋朝的楷书并没有形成明显的时代特征,表现为,笔法逐渐精整规范,南北朝碑刻“杂乱”现象有所收束。虽然在书法史上堪称绝佳的作品很少,但是这一时期著名的楷书如《龙藏寺碑》、《董美人墓志》、智永《真草千字文》等,运笔平正舒畅,结构严谨安雅,已经具备唐楷的雏形,开唐楷规范严谨之先河。

楷书和正楷有区别吗,楷书和正楷哪个更适合书写(5)

唐代是历史上最重视书学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与唐诗一样,唐楷艺术成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书体。唐代产生了众多的书家和精美绝伦的书法名作,楷书集前代之大成进一步形成“尚法”的格局和特色,“法”的形成,是楷书高度成熟并定型的标志。与唐诗在严格的格律中创造出众多灿烂的篇章一样,唐代的书法家们拥有精湛的技术,鲜明的个性于森严的法度之中创造出多种不同风格的典范之作,垒砌了一座楷书的丰碑。

楷书作为中国文字最后的定型书体一直延续至今,不再变化。这充分说明楷书作为一种实用的交流工具和书法艺术书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体现了中国文字和书法发展的必然趋势,达到了书法艺术形式和内容、实用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那么,楷书在唐朝到达高峰完全定型之后,其作为成熟的楷书,或定型的楷书,或者作为书体之一的标准的楷书,或者说现代的楷书概念,都有哪些明确具体的书体点画特征呢?正是这一特征才使楷书自成一体,有别于其它书体而独立存在。

楷书和正楷有区别吗,楷书和正楷哪个更适合书写(6)

古代最早系统论述楷书书写规范的应当是《永字八法》。

唐张怀瓘《玉堂禁经》:“八法起于隶字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述书下》:“聚字成篇,积画成字,故画有八法。唐韩方明谓八法起于隶字之始,传于崔子玉,历钟、王以至永禅师者,古今学书之概括也。隶字即今之真书。”又云:“以‘永’字八画而备八艺,故用为式。”

由上述可见《永字八法》便是最早对于楷书点画书写规范、书写艺术的要求和总结。尽管我们现在没有发现“隶字之始”叙述八法的典籍文章,但是,后历代书家多有涉及,如唐李阳冰,宋朱长文,元李溥光、陈绎曾,清包世臣,现代白蕉等对永字八法都有具体的描写,除有详繁些微区别外,都基本规范统一,大同小异。另外还有东晋卫夫人在其著名的《笔阵图》中对汉字书写主要的七种点画做了具体明确的书写要领总结。唐欧阳询在其《八诀》中也对汉字书写主要的八种点画做了具体明确的书写规范要求。这些可以说是永字八法的变相说法或在其基础上的进一步发挥。

楷书和正楷有区别吗,楷书和正楷哪个更适合书写(7)

唐李阳冰《翰林禁经》论永字八法:

1、点为侧,侧不得平其笔,当侧笔就右为之;

2、横为勒,勒不得卧其笔,中高下两头,以笔心压之;

3、竖为努,努不宜直其笔,直则无力,立笔左偃而下,最要有力;

4、挑为趯,趯须蹲锋得势而出,出则暗收;

5、左上为策,策须斫笔背发而仰收,则背斫仰策也,两头高,中以笔心举之;

6、左下为掠,掠者拂掠须迅,其锋左而欲利;

7、右上为啄,啄者,如禽之啄物也,其笔不罨,以疾为胜;

8、右下为磔,磔者,不徐不疾,战行顾卷,复驻而去之。

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凡字处其中画之法,皆不得倒其左右,右相复宜粗于左畔,横贵乎纤,竖贵乎粗,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当须递相掩,盖不可孤露形影,及出其牙锋展转翻笔之处,即宜察而用之。”

欧阳询《三十六法》:“排叠:字欲其排叠疏密停匀,不可或阔或狭。穿插:字画交错者,欲其疏密,长短、大小匀停。”

唐孙过庭《书谱》:“隶欲精而密”。

唐张怀瓘《评书药石论》:“盖欲方而有规,圆不失矩,亦犹人之指腕,促则如指之拳, 赊则如腕之屈,理须裹之以皮肉,若露筋骨,是乃病也,岂曰壮哉!侧书亦须用圆转,顺其天理,若辄成棱角,是乃病也,岂曰力哉!”

楷书和正楷有区别吗,楷书和正楷哪个更适合书写(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