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困境,从进城务工人员这个人群诞生之初,便是伴生存在的。
毕竟是连根拔起的迁徙,要把自己原本的人脉和习惯全部摒弃掉,去接受新的生活习惯,那么,扎根在哪儿,就很容易长成什么形状,要再次更改,也是很困难的了。
就像现在“被困在算法里”的骑手和网约车司机一样,他们每天疲于奔命,努力工作,一抬头,却依然是受算法的局限,每天能接多少单,能有多少收入,甚至这个骑手大概还能干多久,一拉大数据,全然透明可见。
这无疑是另一种困境,从流水线时代到大数据时代,困住人们的“桎梏”不同,但本质上来看,都一样,都是把一个人“捆绑”在了某个工作岗位或者行业里,就像马路边被按间距种好的行道树,不偏不倚,但也无法脱身。
这其实就是外来务工人员陷入困境的底层逻辑——他们的“第一份工”往往是在无奈之下,将就选择的,但是不得不赖以为生,做着做着,慢慢的也就别别扭扭地习惯了,虽然收入不高,但是足够养活自己,偶尔还能存下一些小钱,不够买车买房,但攒一攒总有希望。
然而这个希望,就很容易让外来务工人员陷入认知上的误区:觉得自己的能力足以在城市安身立命,但当遇到一些需要“用钱解决的问题”时,他们方才发现自己的“能力”“人脉”“存款”全然不足挂齿。
这样的困境,在电影《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中,被描述得淋漓尽致。
每一个人,在无事发生时都尚且还能年轻气盛,一旦遇到重大变故,马上就感觉整个人生都破碎了。
所以这部电影的标题,多少有点反讽的意味——今天真的充满希望吗?明天还会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吗?
进城务工人员会遇到哪些困境?虽然谈这个话题有些沉重,但是我们还是有必要来正视它们。
实际上,所谓的“困境”,主要还是来自于前面说过的“融合”问题。
情感文化、生活习惯、语言三观,对于刚来到城市里的务工人员来说,要接受尚且需要时间和耐心,更别提还要融入其中。
但是不融入也是不行的。
就拿方言来说,会说本地方言的,大家才认可你是“本地人”。
而饮食更是能分辨一个人地域特征的具象化形式,豆腐脑的咸甜之争,放在网上是网友们国泰民安的段子,放到工厂食堂,或者放到早餐店里,那就是泾渭分明的楚河汉界——谁是本地人,谁是外地人,一目了然。
虽然说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现在每个城市都越来越宽容,越来越欢迎,但总是有那么一些区别的。
尤其是在面对公共资源的“抢夺”时,有不少“本地人”会排斥外来务工人员“抢占”了有限的资源,而外来务工人员则相当委屈:为何要排斥我们?我们本就不易,还要承受白眼,是不是也确实过分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