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中的张居正形象
事实上,九头鸟俗语起源于张居正改革并没有留下明确的史籍记载,是一种类似于民间传说的存在,在后世被应用。而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确定的,最早关于“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记述来自于清末的笔记汇编《清稗类钞》:“时人以九头鸟能预知一切,故以之比聪俊者。后更转以讥狡猾之人,而曰‘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盖言楚人多诈故也。”
清末时期的武汉
由此可见,至早从清末开始,就已经有了“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俗语,并且带有明确的贬义,这也恰好和“奸黄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汉川”的俗语相呼应。
进入民国后,在奸诈狡猾之上又增加了刁蛮好斗的成分。例如民国学者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写到:“至汉口南北,所谓中华部分,居住有狂躁咒骂而好诈之湖北居民,中国向有‘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之俗谚,盖湖北人精明强悍,颇有胡椒之辣,犹不够刺激,尚须爆之一油,然后煞瘾之概,故譬之于神秘之九头鸟。”
民国时期的武汉
又如蒋介石在1932年大骂湖北官员搞内斗时说到:“从前,北洋军阀把湖北省当做殖民地,任意宰割,你们湖北人连屁都不敢放一个!现在,把省政府交给你们湖北人自己管理,你们不但不好好干,反而相互攻奸,怪不得人家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湖北人真是难缠的很!”
民国时期的武汉
林语堂和蒋介石的说法虽有些地图炮,但也从侧面说明,当时湖北人的给大家的映像并不是很好。那么,湖北人是怎么变成他们口中的“奸诈狡猾”之人的?
人地矛盾对湖北人性格的影响
元末明初,湖北在长期的战乱后十室九空,民生凋敝。为恢复生产,明政府开启了大规模的移民计划,即“江西填湖广”。
随着移民和人口增殖,到清朝中期,江汉平原的人口已经暴增至1800余万。人们为了生存,开始大规模的围埦筑堤,将原来的河滩湖泊变成耕地,加剧了江汉地区的人地矛盾。而越来越高的人口密度,也使得当地居民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人们为了获得土地和生存空间,互相冲突的情况也越来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