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是全中国最讲究“意头”的群体,没有之一。
所谓意头,则吉利、好运气的预兆,这些观念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之前写过一篇与广东人讲究意头的文章——勿称呼朋友的母亲“伯母”,粤语“伯母”音同“百无”,意味什么都没有,不吉利,所以“迷信”的广东人无法接受“伯母”之称(粤语母与冇音同,意思是没有),习惯称“百有”,取一个好意头,寓意什么都有。
除了什么都有的“百有”称呼,广东人还有哪些常见故意为之的“好意头”的行为?讲究“好意头”真正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和大家聊聊。
广东人的除夕年夜饭一定要有鱼,而且无论多么美味都不能全部吃完,剩余部分留至年初一,谓之“年年有余”。
日常,不小心打碎碗碗碟碟,这时广东人会急忙接一句“落地开花”,或“岁岁平安”,也说“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等,寓意讨个吉利,逢凶化吉。
广东人的重要宴席,“发菜炆猪手”是一道十分普遍且重要的菜谱,取意“发财就手”。
重要如房子,当然更要好意头。广东人盖房子,动土之前,向来的习俗是用红纸写个“开工大吉”;而有房子出租大多写“吉屋出售,手作免问”,“吉屋”即“空屋”——空置的房屋,因为“空”音与“凶”同,不吉利,所以改说“吉”。
“大吉利市”也是常挂嘴边(大吉大利、好运连连之意),而且使用的范围十分广泛,比如连续打喷嚏说“大吉利市”,磕磕碰碰说“大吉利市”,探病也说“大吉利市”……
总之,说了不祥的字句,本该避讳而没有避讳,广东人少不了“大吉利市”!
广东人凡事讲究“好意头”的例子不胜枚举,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举,欢迎大家补充。
不熟悉广东文化的人们,一定疑惑广东人爱讲意头的行为,认为“毫无用处”,作为一名老广,不时也在反思我们爱讲意头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广东人认为吃发菜炆猪手将发财就手、爱说大吉利市等等,或者在许多人看来是不理性的、不可理喻的。
“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倘若讲究“好意头”的行为百害而无一利,一定不被天性务实的广东人重视且为圭臬,传承一代又一代。
包括广东人在内的所有人是通过多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看待世界的,不可否认,广东人凡事讲究好意头是感性认知,好比社会心理学家定义的“偏见思考方式”,这个群体愿意相信虚幻的“好意头”,并非被“愚蠢”蒙蔽了眼睛,看不到事物的本来面目,继而放弃努力,将所有一切交付上天来定夺。
恰得其反,他们不缺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他们信仰的是“希望”,相对而言,坚信愿望终将达成的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的表现愈加努力,信心坚定,并且面对困难、失落、迷茫更加从容,坚持不懈。
所以,你还认为广东人凡事讲究“好意头”毫无意义吗?
,